孫隆眼眶發紅。
他緩了緩后,慢條斯理地說道:“四位欽差,水患發生之后,陛下特意命人傳來口諭,稱停下原有織造任務,只留精武學院的冬服任務,且著重交待,不可擾民,不可動用地方之財。”
“老奴我全奉圣命做事,我若強行挪用八萬兩賑災銀,不是……不是壞陛下之圣德嗎?”
說罷,孫隆掃了魏國公徐邦瑞和守備太監王岳一眼,長嘆一口氣。
“剛才,我看到海僉院的證據文書,我才知曉,我被騙了!”
“水患之時,我曾抱怨因水患,使得大量民織作坊被毀,外加織造銀不足,很難完成陛下的任務,然后魏國公與王公公便聽在了心里。他們給我出了一策,稱,以三府常平倉被淹,儲備糧被毀之由,向朝廷詐取賑災銀,之后,儲備糧用于救災,賑災銀用于織造,有了這筆錢,便能去湖廣、杭州召募工匠織機,如此,便能完成任務。”
“他們的要求是,事成之后,讓我為他們在馮公公面前美言幾句,以求擢升。待十萬兩賑災銀抵達南京后,我擔心儲備糧不足,還特意留下了兩萬兩銀。但是我沒想到……沒想到受災三府常平倉內竟真的沒有儲備糧,當時我也有挪用,但僅僅挪用了一點點而已,我若知災民根本沒有拿到賑災銀,我怎么可能會拿這八萬賑災銀,這……這不是朝著陛下身上潑臟水嗎?”
孫隆講完,魏國公等人都傻眼了。
沒想到還能編造出這個說法,關鍵這種說法與海瑞的證據不但不沖突,而且將常平倉儲備糧之事也連上了。
這一刻,馮保的眼睛亮了。
他喜歡這個答案。
這次,魏國公死了也就死了,守備太監死了也就死了,三府知府死了也就死了,只要災民受罪不是因皇家織造導致,他便能順利交差。
孫隆明顯要比魏國公徐邦瑞和守備太監王岳聰明多了,他直接用小萬歷作為自己的擋箭牌。
“孫隆,你放屁,明明是你強行向我們索要八萬兩銀!”王岳無比氣憤地罵道。
“我強行?我只是一個小小的織造太監,而你乃是南京守備太監,你需要聽我的嗎?”孫隆反駁道。
……
這兩人罵歸罵,編歸編,但都沒有將出主意的張四維供出去。
一旦他們供出張四維,張四維說了實情,他們都要完蛋。
二人現在所爭取的就是在大家都不完蛋的情況下,誰能自救成功,那就是誰有本事。
“都住嘴!”馮保呵斥一聲,令二人停止了爭吵。
“三位,我覺得孫隆所言更有可信性,無陛下命令,他怎敢霸占賑災銀?”馮保說道。
沈念微微撇嘴。
馮保此舉,明顯是想將皇家織造對賑災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但事實是,自嘉靖年開始,每個外派太監為完成皇差,都是利用特權,百無禁忌。
這種為完成皇差而耽擱其他政事的事情,他們經常干,因不但沒有被懲罰過還屢次被獎賞,才助長了外派太監的囂張氣焰。
聽到此話,海瑞開口道:“當下還未有證據證明,誰說的是實話,誰說的是假話,臆斷,乃破案之大忌,望馮公公不要亂下結論。”
“我建議,是真話是假話,暫且不論,還是先將挪用的賑災銀歸于一處,用來安民吧!”
申時行與沈念皆認可地點了點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