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數十年,只為蛻去凡心,養出沉穩道心。
可以說,此世煉精化氣境之修行,某種意義上,就是要讓修士走完凡人一生。
是以,上古年間,修行五境,即五重大境界,另有稱謂:
煉精化氣境,是曰人間世;
煉氣化神境,是曰養生主;
煉神反虛境,是曰逍遙游;
煉虛合道境,是曰大宗師;
最后一境界,則曰應帝王。
總之,此世修士,大都是在凡間過完數十年生活,紅塵煉心后,才會破境筑基,從仙門外門,升至內門。
但毫不例外的是,總有人例外。
總有極少數修士,天賦異稟,能勇猛精進,快速走完煉精化氣境的修行之路。
比如南奕,亦比如曾經的陶知命。
陶知命簡單介紹完蛻凡筑基事宜后,似笑非笑道:“勇猛精進沒問題。你要相信,萬古以來,伱修為精進再快,都能有人比你更快。”
“所以,確實不必為修為精進快于常人而感到不安。但是,修行易,修心卻難。我輩修士,須講究戒驕戒躁。可是,當你以為自己有著自知之明時,或許雙眼早已被惡念魔障蒙蔽,卻猶不自知。”
陶知命悠悠一嘆:“所以,修行路上,每一步,你都要三省己身,務必不要走錯。”
南奕恭謹應是。
他知道,這是陶知命的肺腑之言。
作為跌境修士,陶知命很可能就是路走錯了,才不得不留在城中故意跌境,重走蛻凡路,求一個二次蛻凡、二次筑基。
而說回蛻凡筑基事宜,有了陶知命講解,南奕也終于不再懵懂。
在蛻凡期,修行關鍵,就在于找準自身之道。唯有找準自身之道,有了明確的自我定位,才能在煉化源炁、轉化法力的過程中,讓自身法力,能體現出更多的個人特色。
簡單來說,蛻凡修行,就是不斷調整自身法力性質,讓體內法力,從某一源炁轉化而來的法力,變為某一修士的專屬法力。
而所謂的蛻凡真身,則是最適宜自身法力性質的道身顯現。
至于具體是怎樣的法力性質,有著怎樣的蛻凡真身,不僅取決于術法神通,也受個人主觀意愿跟自身道理影響,不一而足,因人而異。
再說回《志士仁人》。
之所以陶知命突然對南奕說起蛻凡關竅,則在于《志士仁人》中體現的武俠精神,已經可視作是南奕開辟的新道學說,足以感召他人。
可陶知命看得出來,南奕本人,并不是個殺身成仁的性子。
雖然,《志士仁人》,確是南奕真情實感之流露。南奕心中,也確實有著看不慣此世不少規矩與風氣的情緒。
但南奕,也只是看不慣而已。
如果順手為之便能行俠仗義,或者做些好事善事,南奕是愿意的。
但要南奕為了心中大義,舍生取義,殺身成仁,卻是不大可能。
聽陶知命指出關鍵癥結,南奕心中凜然。
陶知命看得很準。
南奕確實不是殺身成仁的性子。
用前世的話來說,南奕清楚知道,自己或許是俠,但最多也就是個鍵盤俠而已。
作為穿越者,某種意義上,前世考入編制卻查出身懷癌癥的南奕,已經是閱盡繁華、看淡冷暖。
不敢說心性修持業已圓滿無暇,但基本上,此世凡間種種,不論美色還是虛名,都很難再令南奕動心。
即便當真要說南奕是貨真價實的天生道子,或許也不是不行。
可此世修行,講究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