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郢血書案由大理寺主辦。
冀郢的家人仆從也關押在這里被審問。
因為冀郢在外巡察,走之前就說了過年不回來,家人也沒有在意他的動向。
當有兩個月沒有來信,老母親惦記讓去問,家人才去信,一送信發現人沒了蹤影。
“我們家老爺喜歡微服私訪,我們也不敢大張旗鼓尋找啊,怕耽誤了他的事。”
“只讓家仆悄悄去走訪。”
“還沒傳回消息來,就發生這件事了。”
冀家的人哭天搶地,問來問去也問不出什么有用的,看起來的確什么都不知道。
再加上宜春侯請罪,皇帝命徹查白馬鎮涉案官員,冀家人這邊的審問便不太重要了。
但這一日晚上,關押在一起的冀家的仆從們因為爭搶飯菜打架,一個搶不到飯菜還被打的仆從喊出一句話“吃了也沒用,大家都要死,先是老爺,接著就是我們——”,獄卒們聽到這句話,立刻將此人揪出來提審。
一晚上的審問熬到天亮,那仆從撐不住了,終于肯開口,但要求見大理寺寺卿。
“我要說的涉及通天的人物,除了大理寺卿我誰都不信,你們也聽不起。”
……
……
“然后呢?”
聽到這里,靠在椅子上的衛矯總算覺得有些意思了,將蓋在臉上的書拿了下來,問。
“大理寺卿來了?”
因為不是謀逆的案子,又涉及民眾安危,為了避免引起更大民憤,皇帝沒有把案子交給繡衣司辦理,只讓他們窺探言論。
窺探言論自然包括民眾和官員們,所以大理寺那邊的動向也被繡衣盯著。
只不過窺探來的都是些廢話,很是無聊。
繡衣笑了:“怎么會,當時負責審問大理寺官員立刻就給了他十幾鞭子,然后那仆從就受不住說了。”
衛矯懶懶問:“說了什么?”
繡衣收起笑:“他說冀郢之所以用死囚代替山賊草草結案,是因為那場屠殺就是冀郢受人指使干的。”
衛矯挑眉問:“受誰指使?”
這個人物的確很大,繡衣也稍微壓低了聲音:“宜春侯。”
衛矯哈哈笑了,撫掌:“好,好,好。”
認爹的確不算個事,讓所有人過得亂七八糟心煩意亂才是正事嘛。
……
……
“涉及到宜春侯,大理寺卿被驚動,把人提走了。”
“但因為在牢房里喊出來的,審問的官員們來不及也阻止不了這話傳開了。”
雜貨行里做店伙計裝扮的人繼續跟老者詳細說。
老者回頭看了眼,桌案上茶杯還有余溫,座位上的婢女已經離開了。
在店伙計進來回話的時候,那婢女便起身告退了,似乎對店伙計傳來的消息毫不感興趣,一副一切早在預料中的模樣。
“先前的事多謝了,接下來就不麻煩你們了。”她笑盈盈說。
店伙計的聲音繼續傳來:“……現在大街小巷已經在議論了,全部都是質疑,這太荒誕了……”
老者呵了聲。
“荒誕,那是因為不知內情。”他說,收回視線,站在窗邊看向大街,“對于知道內情的人來說,就沒那么荒誕了。”
像他和大將軍這般知道內情的,一聽就覺得很合情合理。
宜春侯被扯出來對他來說不重要,他看向店伙計。
“冀郢家那個仆從,是他們的人?”
御史李步是大將軍經營多年的棋子,是他們安排的。
這個冀郢的仆從不是他們安排的。
店伙計點點頭:“應該是,冀郢不就是在他們手里嗎?往冀郢家安插個仆從也不算什么大事。”
不算什么大事?老者神情凝重:“且不說朝官家里的仆從經過多少篩選,此時此刻可是在大理寺的牢房里,什么時候做什么事,說什么話,可不是只靠一個仆從能做到的。”
大理寺里的官員肯定也有他們的人。
這小皇子在外輾轉流亡,竟然還能在朝廷官員里安插這么多人手,果然不容小覷。
……
……
“你們果然用我來誣陷宜春侯。”
楊落坐在一間酒樓里等候給“楊小姐”買新做的點心時,冀郢的聲音從后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