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秦軍青年將領中的佼佼者。我不希望你尚未為秦國立下功勞,便卷入這場權力爭斗的漩渦之中。”
“所以不要再調查下去了,一切交給我來做。”
蒙恬看了一眼目光誠懇的王齮,又看了看對方手中的扳指,眼底閃過一絲精光,心中便有了決斷。
“屬下明白了,但蒙氏一族世代效忠大王,又豈能袖手旁觀,請您讓我也出一份力。”蒙恬單膝下跪沉聲說道。
看著上鉤的蒙恬,王齮眼底閃過一絲笑意,繼續說道
“這件事你無需插手,有些事情還輪不到你們這些年輕人來做,你安心回去,若是真的有需要,我會讓人通知你的。”
“諾。”
蒙恬也沒有糾結,拱手行禮后,便朝著軍帳外走去。
看著蒙恬離開的背影,王齮的目光變得復雜起來,等到大帳的門簾放下后,緩緩開口說道
“武安君啊,您看到了嗎?秦軍之中充不缺乏忠心善戰者,他們對國家忠心耿耿,只要秦國有了危險,便會亦如我們當初一樣,奮不顧身。”
想著蒙恬剛才義正言辭要拱衛嬴政的態度,王齮緩緩起身,伸手握向了身旁的沉重長戟,手臂用力,直接揮舞了起來。
“只是秦王又是如何對待我們的呢?我們為之效死的秦王,卻主動背叛了我們。如今的秦國,更是讓一個黃口小兒當了秦王.”
揮著手中的長戟,王齮思緒不由得回到了年輕之際。
當時他還只是武安君白起身旁的一名裨將,跟隨著武安君征戰沙場,廝殺六國,南征北戰,大大小小的戰役無數。
那時候的秦軍,在武安君白起的帶領下,橫掃六國,無可睥睨。
一場場的勝利,讓秦軍上下團結一心,并且有著一份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只要武安君在,秦軍便永遠戰無不勝。
他們這些將士永遠可以跟隨著武安君,在一場場勝利后,高歌凱旋。
他是對建功立業的追求,進入了秦軍,但在武安君的人格魅力感染下和一場場戰斗后,他心中對秦國有了無可動搖的忠心。
他以為自己可以保持這份忠心,跟隨武安君為秦國馬革裹尸,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個殘酷的打擊。
武安君白起死了。
秦國的晴天白玉柱,為了大秦征戰了一輩子的武安君,最終沒有死在戰場上,也沒有死在敵人手中,而是在一處逼仄的草屋之中自裁了。
然而更可笑的是,在武安君死后,天下流傳出其并非是自裁,而是被農家所謂的六大長老刺殺而死的。
一群不入流的江湖人,竟然成功殺了將橫練外功修煉到極致,從秦國死士營中殺出來的武安君。
事后,秦國之中有人提議要為武安君正名。
哪怕武安君死的不明不白,但也絕對不能容許其他人的羞辱和冒犯。
然而這份請求,最終卻石沉大海,秦昭襄王默不作聲,朝堂上下默認這個可笑的事情流傳。
從那時起,王齮便知道,武安君的死跟秦王有關,否則秦國不可能是這樣的態度。
若無秦王逼迫,武安君豈會“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