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順著北方繼續蜿蜒,寬約二十五米。
另一條則被截流通往大波鎮,寬約十米。
兩條河顏色有著明顯的區別,蜿蜒離開的應該就是黃水河,水體極為渾濁,一看就知道里面混雜著大量泥沙。
而通向大波鎮的這條白河水,顧名思義,顏色卻呈現出奇異的青黃色,水面上泛著細碎的波光,像撒了一把碎銅。
“寬度是不錯,但這水位可真不低啊”
程野微微蹙眉,身體微微往前探了探。
站在高處能清晰看到,白水河的水面已經快要與兩岸的河堤持平,堤岸下的灘涂早已被淹沒,連帶著周邊低洼處都積了水,眼看就要漫成一片沼澤。
這可不是好兆頭。
若水位再漲下去,大波鎮的核心區域都會被泡在水里,建設衛星城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而想要規避這種情況,程野腦子里頓時閃過數種解決方式。
緊急疏浚與臨時分流無疑是眼下最直接的法子。
調用工程機械清理黃水河的淤泥和雜物,拓寬主河道的過水斷面,這樣白水河的壓力就會驟降。
同時在河堤薄弱段外側開挖臨時導流溝,把漫溢的積水引向遠處的無人荒地,借助天然洼地緩沖壓力。
等到水位稍降,便可著手加固河堤,甚至圍修一道臨時子堤,防止水流淘刷堤腳引發潰決。
而從長遠看,最好的方式還是河道改道與滯洪區規劃。
臨江水系發達,卻缺少儲水空間,加上兩條河彎道過多導致行洪不暢,不如裁彎取直新挖一段河道,縮短行洪路徑的同時,將原河道彎曲段改造成滯洪區,汛期可主動分蓄洪水,旱期還能補充地下水資源。
到時候取水管道直接鋪設過去,就能滿足大波鎮的需求。
當然,這套方案放在現代,光是拆遷協商、耕地占用就是天大的麻煩。
可在廢土環境下,只要有足夠的勞力與機械,很容易就能達成。
難的是獲得幸福城高層的支持,以及申請到足夠多的預算。
“靠我一人之力肯定不行,得有問路縣的參與”
程野靜靜思索著。
林豹提到的引水碼頭,就建在大波鎮北側出去以后一公里左右的堤壩上。
青灰色的石墻在霧里露出一截,頂部的垛口被風雨啃得殘缺不全,卻依舊能看出當年的堅固。
“那里一定是個絕佳的釣位”
程野忽然笑了聲,目光落在碼頭突出的混凝土平臺上。
這部分結構探入水中,剛好能避開岸邊的淺灘,用來垂釣再合適不過。
不過現在水流量這么大,流速又極快,別說釣魚,怕是拋竿都難穩住。
倒是拋網,或許會有不小的收獲。
至于那座損壞的水電站,藏在霧氣里倒是沒能看到,但想來應該就在下游。
“下去看看?”
“走!”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