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妙又將常用調料取了些帶上,跟著上了馬車。
馬車一路搖搖晃晃,宋妙則慢慢在想菜色。
一時三人趕車去得菜肉坊子,她先買了嫩母雞一只,拿個竹簍子關著,又去買魚。
都說勸君莫食三月鯽,但此時漁戶早已開始圈塘圈河,放苗自養,也沒那許多講究了。
宋妙轉了一圈,有一間檔口的鯽魚比旁的魚猖狂太多,連尾巴甩水都甩得響些,便買了十余條。
那鯽魚有大有小,大的抵得上成人巴掌,小的也有三指寬。
她都挑的雄鯽魚。
買好鯽魚,正好這時節新鮮菠菜也出來了,便買了兩大把菠菜,另又買了些配菜、配肉,還特地買了一竹筒生牛乳。
那馬車本來就不算大,里頭原還擺了不少日常用具,眼下又塞了爐子、炒鍋、蒸鍋等等一應炊具廚具,已經滿滿當當,此時又要放食材,那尤學錄只好在里頭收拾來,收拾去,想要挪出地方。
宋妙見狀,少不得過去幫手,卻是在角落里撿出來一包樹根。
她看那那根須細長,根莖飽滿,表皮棕黃色,偶爾還有些紅斑,只覺眼熟,湊近一聞,果然是一股極濃的椰香,忍不住道:“好漂亮的五指毛桃。”
邊上尤學錄聞言,回頭一看,卻是道:“宋小娘子也認識這個?因我家先生脾虛,當要益氣固表,補脾祛濕,有個學生就進了個方子,叫他平日里多喝些五指毛桃茯苓水。”
他說著指了指那一紙包,道:“這也是那學生送來的,聞著一股子椰子肉香味,就是不知怎的,煮出來的水里頭混著黃泥味,先生喝了兩回,就再不愿入口——說是跟喝泥漿一樣味道。”
宋妙道:“這個得仔細洗干凈了,用燒滾的水捂一捂再煮,就沒那么重的泥味了……”
尤學錄直搖頭:“先生嘴刁得很,多半再不肯喝了。”
宋妙想了想,道:“既是他不要,我拿來做菜如何?”
尤學錄不免遲疑起來,道:“這不就是藥?跟樹根子也沒什么區別,拿來做菜,會是個什么味道?”
“五指毛桃自帶椰香,廣南人常拿來蒸雞燉湯,今日這雞很嫩,肉香多少有些不足,正好帶了有粗陶鍋,雖比不上砂鍋,也能勉強一用。”
宋妙跟他解釋了一回,又指了指一旁那竹簍里那只撲閃不停的雞:“一會拿五指毛桃來大火生焗,吃起來濃香得很,又鮮嫩,肉汁也封得好,不會難吃的。”
聽得宋妙這般說,尤其那“濃香”“鮮嫩”“肉汁”等等辭句,尤學錄雖仍舊將信將疑,卻再說不出拒絕的話,只好應了。
他暗想:罷了,左右還有個魚在,又有其余菜,便是這雞不好吃,先生也應當不會挑剔的吧?
那馬車出了內城,便一路快駛,約莫花了半個時辰,終于到了金明池。
此時金明池、瓊林苑俱是皇家林苑,每年只有三四月間會向外開放,供百姓游玩。
眼下雖然不到三月,但太后正逢整壽,當今天子純孝,特地把幾處林苑提前開放,叫百姓也與太后同樂。
那馬車進得里頭,果然人山人海,但車夫卻并不著急停,而在林苑里頭繞來繞去,拐到了一處單獨園子里。
一進門,就見花木顏色參差,繽紛點綴,遠遠又有一池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