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豬這樣從容……
要是……
仿佛是為了加深眾人心中惶恐,宋妙此時把刀放在案上,又道:“刀具用過,當即就要清洗,洗完掛回原處,不能隨用隨放……”
說著,又提了那刀在自己手上,道:“總共十三項規矩,每項都有四條,加起來五十二條,聽著多,其實很好記,只要剛才我們進來路上有認真聽我說話,看到了沿途東西,就不會記不牢。”
說完,又揚了揚頭,對著一旁大餅道:“這是你們今日的師傅劉并,他熟記五十二條規矩,此時卯時初,給你們兩個時辰功夫,兩樁事情要做。”
“其一,把這些個規矩記熟,等我回來考教。”
“其二,早上才買了些萵筍、大陶缸回來,須要去皮、洗凈,劉并師傅會教著你們怎么背,怎么做。”
“師傅不看年齡,只看本事。”
“如若考不過,或是胡亂生事,我一個廚娘,每日不是對著生血肉,就是對著刀斧,脾氣卻不是那等好的,你們人雖來了,但又不是不能退,我這廟小,只好退你們回衙門了!”
說完,她對著大餅道:“我出去一趟,勞煩,替我洗一下菜刀、案板。”
繼而“鐺”的一下,卻是把那刀一甩,也不知怎么使的力,正正好那柄菜刀的后尖尖穩穩扎在案板上。
把刀甩定,宋妙抬步就往外走,才走兩步,卻是轉回頭來,看向方才那個“大解”、“小解”二十歲役夫,問道:“你方才說男子什么?”
那小解男下意識看向案板。
砧板上,因那刀后尖深插在木頭里,便只露出前頭刀尖尖來,看那鋒銳模樣,叫他的心莫名就有些漏風,涼颼颼的,不獨如此,連下襠處也有些涼颼颼的。
他是混,但多是街頭巷尾撩貓逗狗,偷雞摸狗,各處招惹些小娘子。
尋常良家躲的多,有那脾氣爆的,罵將幾句,像今日這樣,直接持刀,刀還使得這樣熟練,剁骨頭剁肉比那屠戶佬也不差多少模樣,卻叫他有些害怕,竟是莫名不敢再搭話,背上也滲出汗來,忙道:“沒有!沒有!”
他既然沒有,宋妙自然也懶得再理他,向著大餅點了點頭,徑直走了。
而那大餅挺直小小胸膛,上得前去兩手用力拔下宋妙插進去的菜刀,轉頭對著眾役夫道:“你們且看一看我怎么洗刀、洗案板,一會還要洗菜——這些都是要背要考的!”
他早曉得自己年紀輕,容易不被人放在眼里,方才宋妙給了機會,正好接住這一點威懾來教人做事。
另一頭,宋妙出了官驛的大門,便朝著一條街外的菜坊走去。
今日突然來了這十二個廚役,一則等背完了東西,不能叫人閑著,二來方才那一個小解男是不能要了,但其余人要不要,還是暫時別那么武斷,因為自己先入為主,早早生了偏見。
能不能用,做一回事情,看看人的態度就知道了。
菜坊是日日都來的,一則為了采買,二則也要記錄比對價錢。
但今日還未走近,剛見得外頭擺著的許多小地攤,宋妙就覺得跟往日不太一樣。
不知怎的,沿途多了不少攤販,多是賣菜的,其中萵筍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