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礪手提燈籠,自然而然就走到了右前方。
但他剛走兩步,便又站定腳步,回身來等,看宋妙已經跟了上來,幾乎并肩,方才繼續向前。
他把那燈籠又朝左邊伸了伸,更好照路,口中聊起次日安排來。
“咱們明日都是第一天上工,早飯時辰又趕,如果來不及,千萬要說,凡事都是能商量著來的,把飯點往后挪半個時辰也行,設法從城中捎買一點吃食過去也行,不怕支應不過去。”
“我也是頭一回操持這樣大場面,其實衛州募到了不只這八百人,可一則船只運力不足,二則也怕突然上手,人太多,掌控不過來,故而特地將人排了期,分批來到。”
“孔復揚一早就來跟我說,只怕大家沒有經過事,他自己也沒有經過,想多叫幾個掌過事的熟手幫忙盯看,我請衛州來的張家幾個管事在后頭提點,又讓把人丁集合時間也分了批——總歸只要順利把這一天過去就好,后頭再慢慢總結錯處、對處也不遲。”
“前頭如此,你后頭伙房自然也一樣。”
話里話外,雖未明言,全透露一個意思——你且看,我都這樣偷巧,大家一樣偷巧,你也不要太過緊逼自己。
宋妙也不推辭,一口應了,道:“公子放心,要是趕不及,我不會強撐,否則忙中出錯,反而不好。”
又道:“我今日問過了,因是頭一天,大家都振奮得很,很想表現,我們且先估計著來。”
兩人商量一路。
官驛前堂跟后院相距并不遠,韓礪開頭還領先小半步,走著走著,變成了并肩,再往后,卻是越走越慢,又細問了人力、物力有無旁的缺少。
因見時辰實在不早,雖然仍有許多話想說,到底知道明天事忙,不敢耽擱人太久,老實把人送到了門口。
臨到告辭,他忽然道:“上千人的吃食,雖說分早、午兩批,你們到底才二三十人,做起來難免辛苦,那個晚上的添菜,如果忙不及,就不要做了。”
又道:“湯也好、菜也好,孔復揚不過嘴饞,你不用理會他,將來回京,隨便給點什么堵那張嘴就行。”
這話他先前就說過一次,此時再說,宋妙自然承了這番好意。
她道了謝,進門之后,正要去摸火引,卻是面前一亮,原那韓礪人在門外,把那燈籠探進屋中,高高舉起,給她照明。
宋妙點了燈,返身出門,送了他幾步,等到停步時候,因見人回頭看自己,不免笑了笑,忽然道:“韓公子只說不用理會孔公子,那你自己呢?”
韓礪怔了一下。
宋妙又道:“我若是忙不過來,自然罷了,可要是能騰得出手,公子自己想不想吃的?”
韓礪張口欲言,不知為何,竟是猶豫。
宋妙卻沒有再等他回答,只笑著點一點頭,返身回了屋,把門掩了。
而韓礪定在原地,只覺那關門的緩緩一聲,似乎輕輕打在了自己的心上。
次日一早,天還沒亮,宋妙就已經爬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