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簡單梳洗一番,剛出得前堂,就聽得前院低低嘈雜聲,開門一看,不獨幾輛騾車已經到了,不少娘子嬸子們也已經到了。
官驛外頭掛了燈,眾人見得宋妙出來,忙迎上前來,嘴里嘰嘰哇哇的。
這個說:“娘子,我們這一組人已經齊了!立時就能走。”
那個說:“娘子,我們這里也齊了,只是有一個剛去里頭借茅房,一會就出來,也馬上就能走!”
也有自己組沒齊整的,急得不行,忙發派人去街口看,嘴里還催道:“唉呀,這廖家姊妹,從前挺靠譜的,這回怎的這會子還不到!一會可得好好說說她!這不拖后腿嘛!”
宋妙見得眾人如此,便笑道:“還有片刻才到時辰,不急,先進里頭略坐一坐。”
一時那大餅也從后頭出來。
宋妙見得他,有些意外,道:“今早不是排了你留在官驛,接應馬嬸子她們帶的新來人手么?怎么這樣早起?”
大餅忙又扯了扯袖子,站直了背,認認真真道:“今日是咱們工地伙房頭一天開工,我雖得的是其他差事,怎么也要來送一送娘子,不然在床上翻來復去的,怎么都睡不著!”
果然等人齊了,他主動上去跑前跑后,又幫確認人數,又給分騾車,年紀不大,事情已經做得很有幾分周全。
等到那騾車出發了,他還站在門口,挨著墻,揮著手,一副依依惜別模樣。
騾車上的眾人卻是沒有一點他的離愁別意。
此時雖早,大家走了一路來到官驛,早已醒透了,確實也是頭一天上崗,從未做過那樣多人的飯菜,誰人都沒有底,坐在騾車上,個個都在討論一會要怎么才能手腳更快。
一行人出發甚早,等到了地方,天邊只蒙蒙亮——不過卯時。
此時門口早等了幾輛車,卻是采買的人帶著送貨的人早早到了。
負責點數盤查的是那夏嬸子同另兩個娘子,三人立刻跳下了車,跟著過去驗看。
其余人徑直去了伙房。
伙房很大,按著宋妙先前要求,前、中、后、側,一共四道門,分別設鎖。
鎖是三重鎖,昨日就由三個人分別拿了鑰匙,此時一齊上去開門。
門一開,眾人就按照早做好的安排,各司其職,或去檢查水缸,或去看灶、鍋、刀、案等等地方,也有人去外頭擔柴進來。
都是在浣衣坊干過活的,又是這樣年紀,除卻張四娘,幾乎個個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家外什么事情沒干過,廚房更是一把抓。
眼見一屋子人個個熟手得很,宋妙便稍稍放了心。
她早想好了今日菜色怎么安排,等諸人樣樣探查無誤,過來回稟,便按著組別做了分派。
今次做的是大鍋飯,雖分早午飯,一頓也約合六百人規模,跟先前在京都府衙那一回卻是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