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張家醫館的名聲倒是一下子響到了滑州,衛州各處縣鄉下頭許多人也把醫館名字認住了。
這個月,張家醫館的病人增加了很多,一問,幾乎都是介紹而來,再問源頭,果然就是有人在那草棚里看好了,回去幫著宣揚,于是許多人慕名而來。
除卻草棚,韓礪還讓他們還在河道上設了貨鋪,雖然賣得東西全是平價,不能加價,架不住人多,四五千人的地方,還有千把人住在棚屋,不好進城采買,吃喝拉撒都要解決,自然許多東西要買。
不僅如此,他還同意加多一個名額去往京城陳夫子門下游學的名額。
張長兄一共三個兒子,長子次子年紀太大,幼子又是剛會跑,已經過了韓礪限制的年齡,他就把這個族中讀書最好的小孩帶了過來。
這小兒叫做張泳,去年八月滿的十歲,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可惜自幼沒了父母。
張家長兄是族長,資助他好幾年了,趁著這個機會,索性認作了義子,今次帶人過來,是給韓礪掌一掌眼,獲得一個首肯的。
進門之后,左右一問,張附才知道原來韓礪還未回到。
他也不著急,找了張桌子,要了一壺茶,坐下慢慢等著,一邊等,一邊教那張泳去了京城,如何行事。
“你雖是去讀書,畢竟是拜在門下,不是尋常課業師生,關系更近,你當要待之如同父母,孝順二字,用于師長身上正正合適,不至于刻意奉承,但也要留意看他喜好忌諱,尤其先生年紀不小,飲食上自當多做小心,不要一時疏忽,弄出什么不好來……”
張長兄在這里教義子,后廚中,宋妙卻在炸魚。
翹嘴小白魚,按著張四娘的說法,這品種哪怕長老了,也只有半個巴掌大,去了鱗片、腮和腸肚等一應內臟,把肚子里的黑膜清洗干凈,拿姜蔥同鹽稍稍腌一下,擦干魚身上水,就直接拿豬油去炸。
多油,中大火,魚是次第入鍋的,一從鍋邊滑進去,就發出“刺啦”一聲響,魚皮幾乎立刻收縮、定型,釋放出油炸的香氣。
炸魚最合用豬油,豬油本就帶著一股極其濃郁的葷香,小河魚則帶著河鮮獨有鮮味,兩者相撞,那一點魚腥簡直被熱豬油給一霹靂炮轟走了似的,只剩炸魚的焦香中混著油脂香,尤其魚鮮味被放大又放大,簡直香煞。
魚身擦得足夠干,煎炸起來,就不容易破皮、掉皮。
等到炸得一鍋魚通身金黃,先撈出來,添柴加火,候那油鍋變熱,拿大火復炸一回,盛出來濾了油,用個大盆子裝好。
調料很簡單,芥茉籽、花椒現焙現用,熱乎乎的跟鹽一道磨成末,往魚身上一撒,大盆輕輕顛翻,讓里頭蘸料跟魚混合均勻。
一盆子小魚,外皮是焦香誘人的金黃色,魚皮被熱油炸得起了泡,像虎皮一樣帶著斑紋,有些地方顏色更重,有些地方則還是淺黃,魚尾是焦黃的,邊緣甚至還捎帶著一點油潤,硬邦邦又倔強地杵著,但很顯然只要牙齒一到,它自己就會投降,碎成香香的一口酥脆。
:<ahref="https://88abd3"target="_blank">https://88abd3</a>。手機版:<ahref="https://88abd3"target="_blank">https://88abd3</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