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心念一動。
是啊。
辛奉一個小小巡檢,不過因那上元婦孺被拐太多,案子鬧得太大,才引得多人關注,叫人更容易觸動。
六塔河是國朝第一水事,呂勾當也有許多事情值得挖掘。
寫官人,雖然不如寫個巡檢叫下頭百姓關心,可這一篇文章完全可以走另一種路線。
給文人騷客,官宦權貴去看、去傳,同樣可以飛進宮中。
只要寫出來,寫得夠好,等到六塔河事成,說不定還能跟著這數百年未必一遇的水事工程一道流傳后世!
他雖沒有陳夫子這樣的大儒師兄在后頭支撐,卻也有不少先生、同窗、友人,到時候請眾人幫著宣揚一番,再使些銀錢,使人幫忙吹噓——前次那詩,不就宣傳得很好嗎?
此事甚至也不必提前拿去呂官人面前表功。
等到文章傳開,作為官場老人,他自然而然就會領自己的情。
蔡秀拿定了主意,果然花了許多功夫精心撰寫文章,反復推敲修改,自認再無差池,方才使人送回京中,當做自己新作文章,請人斧正。
文章送出,他心中日期夜盼,希望那洪澇快來,叫六塔河一顯身手,使得人人曉得這工程實在百年千年基業,自己參與其中,端的厲害。
到時候一則能得功勞,二則靠那《呂仲常》文章又有另一重名聲同好處,再兼與諸位官宦子弟交好,多有得實惠。
這一趟六塔河,沒白來!
至于那韓礪,且先放他幾天囂張,過一陣,等夏汛一來,一切都能回歸正道了!
且不說蔡秀在此處如何夏汛,等待揚名,另一頭,酸棗巷中,宋妙回京幾日,說是休整,其實一日沒有閑著。
幾乎是她回來的次日,就不斷有熟人上門。
何七、孫里正、朱氏一家等人自不必說,另還有朱雀門巡鋪的一干人等靠著有巡兵的關系,很快就收到了消息,立時派人上門來問宋妙何時恢復生意,讓一得空就趕緊給他們送早飯——沒了宋記的糯米飯、燒麥,這兩個多月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早上當差都沒了盼頭!
再有左右鄰居上門問候,從前老客要來訂貨,甚至中途還有辛奉之妻杜氏上門來謝,又報了消息,只說自己一家已經搬到州橋,請她得空上門做客,又說要是方便,能否幫忙向那韓礪韓公子送個信,一則表示謝意,二則也請他安心。
宋妙一口就答應了。
忙忙碌碌之間,還接待了一回由伯父伯母帶上門來,欲要正式拜師的大餅。
滑州一來一回,兩個多月日夜相處,宋妙早對大餅有了個大概了解,況且此時確實人手早就不太夠用,雖然沒有立刻決定收徒,只答應留在門下做個幫工短雇,每個月少少給一點月錢,再按著買賣得的銀錢另行貼補。
劉家伯父伯母自然高興,大餅更是樂得合不攏嘴,立時就簽了契。
一番準備,這一日,宋家上下三人忙碌半天,終于備好一應吃食,程二娘干勁十足出去各處送早飯,而宋妙帶著新鮮大餅一只,舊品若干、新品一樣,一齊推車,再度往闊別日久的太學后門食巷而去。
??多謝活潑的糖糖糖親送我的桃花扇一把、平安符一只,讓你想不到、閑琳兩位親送我的香囊各一枚:)
?感謝書友親送我的平安符兩枚,瘋子的白眼有四個親送我的平安符一枚^_^
?謝謝書城我愛儂儂、劉柟兩位親送我的小小心意各一枚=3=
?謝謝大家的各種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