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時候。
我和山東小和尚互留了聯系方式,桌子上一直在聊天,不過我大多數是在聽,很少主動說自己的事情,說多錯多。
只有當別人對我了解足夠少的時候。
他們才會覺得我足夠神秘,對我有濾鏡,一旦這層濾鏡沒了,就會覺得我陳安也不過如此,甚至覺得我是吃軟飯,靠女人上位的。
但我出身平凡。
我一沒錢,二沒背景。
我不走這條路,我這輩子都很難完成階級層次的翻身,哪怕是張君都不會這么盡心盡力的幫我,對我的認知也只會停留在:這個人是章澤楠的侄子。
而現在,誰敢小瞧我?
在吃完飯。
在和山東小和尚分開后,我帶著張君,寧海兩個人來到了我的公司,也就是“安瀾房地產開發公司”,從過完年到現在,我還沒有來過。
在到了辦公室。
我拿了一包白茶給兩個人泡了茶,接著坐了下來,對著張君和寧海問了起來:“這個小和尚和小龍什么來頭?剛才他在面前,我不好多問。”
“這個啊,他們兩個都山東的。”
張君沒怎么參與,寧海笑著熟門熟路的跟我介紹起來,目前在近江混社會的,只要有點名氣的,他都認識,如果不認識,那就代表他們混的不夠好,認識不到寧海這個層次。
基本上在市里市里也好,在鄉下混的也好,都愛跟寧海一起玩,夜里上來,幾乎必跟寧海打招呼,因為寧海有固定的老板。
這個老板便是張君。
在張君的幫助下,寧海也開了兩個廠,一個一次性碗筷的生意,一個服裝生意,雖然不是什么一單動不動幾百萬,上千萬的大生意,但現實生活中,哪里有什么生意是動不動幾百萬上千萬的生意,有這么大生意,張君都自己去做了。
他就算再對寧海比較照顧,看好,也不會放著這么大生意不自己做。
所以張君能夠幫寧海開廠,介紹生意,指點路子,開幾份工資,讓寧海不用去混社會,都能夠細水長流有著穩定的生意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
在近江,有一個算一個,甭管他高峰時候一天掙多少錢,誰不想有張君這么一個大老板當靠山?
人是往上走的。
寧海便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高度了。
在寧海的介紹下,我也知道了小和尚和小龍的底細,小和尚和小龍兩個人都是山東人。
由于小和尚以前在少來下面武校學過兩年,再加上翻了一手漂亮的后空翻,所以別人都叫他山東小和尚,他屬于正兒八經混社會的。
在近江山東人當中很有名氣。
至于小龍則不一樣了,他爸內蒙人,他媽山東人,內蒙出生,后來他爸去世之后,跟著他媽媽回到了山東老家定居。
名字又叫王金龍。
山東小龍的稱號是這么來的。
小龍來近江是誰也沒靠,當兵退伍在家待了一年便來近江單打獨斗了,脾氣很硬,只要惹了他,誰也不好使,后來山東小和尚聽說在近江有個老鄉很能打,很有魄力,便找到小龍跟在了他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