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旭還待再罵,卻被龐世元伸手拉住,瞧向龐世元之時,卻見他眼中清明,對楊毅的話頗有贊同之色。
“楊毅,本侯見你是個人才,也不愿意你現在回援皇都去找死,十萬戎狄強不強,你自北疆而來,自然是心中有數,以你的本事,若是有把握,必然不會向本侯開口。”
“既如此,你不如歸于本侯帳下,大乾亡了便亡了,冀洲還是本侯的冀洲,任誰來當了皇帝都是一樣的,本侯可以答應你,你若是到了冀洲軍中,地位僅次于本侯之下,本侯必然不會虧待你!”
“誰不知道,本侯最是兼容并蓄,連蠻族子民都能在冀洲生活,何況是你楊毅,而且本侯說話,向來算數!”
龐世元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楊毅先前說的幾句話,包含的信息量太大,他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思緒都卡在如何拒絕對方的理由上,等衛子旭與楊毅對話的片刻,他忽然便反應過來,頓時打消了對楊毅的不滿,甚至對其充滿了好感。
“侯爺,你在說什么?楊毅乃是屠戮冀洲軍數千人的罪魁禍首,又曾流放玉寧關做苦役,是奴籍出身,怎能招他一起共事?”
衛子旭當即著急了,他是真的瞧不上這個沒有背景,又狂妄無度的“罪民”。
“混蛋!輸了便是輸了,你瞧瞧你這輸不起的樣子……戰場上的廝殺,冀洲軍有死人,他‘火鳳軍’就沒有死人嗎?怎能說是單方面的‘屠戮’?何況,你就沒聽明白,楊毅剛剛的話中透露的意思嗎?”
“什么意思?”衛子旭有些茫然。
“楊毅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虎口關要地,怎會在這個時候突然被破?溫家老三當時帶來消息,已經晉入‘神意境’的濮弘揚前往整頓府軍,鎮守虎口關,以他的本事,又占有關隘要沖,別說十萬戎狄,再來十萬,也破不了虎口關。”
“侯爺,你是說……官家主動放棄了虎口關?引戎狄入京!他是不是瘋了?他把京洲數百萬百姓當做什么了?”衛子旭的瞳孔劇震,他自然聽懂了龐世元的意思。
“帝王心術,萬物生靈皆是棋子,你我都在其中,他自幼就是被這般教導,沒有什么好奇怪的,讓本侯感慨的是,終究是小瞧了這位官家,如果沒有楊毅的出現,或許我們能夠進逼皇都,得到我們想要的,李玉或許會成為傀儡,但很快我們也要被迫與戎狄在皇都決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我們被阻在杏山,耽擱了一點時間才去的皇都,到時候就得被迫與烈陽軍在皇京城外死戰,因為我們沒有退后的余地,無論怎么退讓,烈陽軍都不會給我們解釋的機會,好一計‘隔山觀虎斗’!”
似乎是想到了那種最壞的結果,衛子旭原本對楊毅的滿腔憤怒,也逐漸平息下來。
“楊毅沒有聽從官家的安排,而是頂住了巨大的壓力,自作主張的將我們趕回了御江關,雖然是損失了一些兄弟,但好過在皇京城下被烈陽軍全滅的結局,在這一點上,楊毅是犯了官家的忌諱的,他置官家于更危險的地步,便沒有機會再回朝堂了,此時,正是招攬他的最佳時機。”
“若得楊毅,則天下可取!”
龐世元非常興奮,他是親身經歷過與楊毅作戰的難受,明明占據了極大的優勢,卻被打得七零八落,如果楊毅答應了他的招攬,他哪兒還用得著做什么宰相,便是在冀洲“揭竿而起”,也未必沒有一統天下的機會,何況眼前不就是個大好的時機嗎?
皇城被毀,王朝危難,正是他可以力挽狂瀾、一顯身手的好機會!
“多謝侯爺厚愛,可惜,楊某閑云野鶴慣了,不愿再卷入世俗紛爭,若不是家妻與皇族還有些牽扯,這便卸甲而去……所以皇京城,楊某是一定要回去的,功勞楊某也是不會要的,侯爺既是勤王而來,當乘此功,青云直上!”
“哦?不知楊軍帥的內人是何佳人?本侯可識得?為了一個女人委屈自己的意愿,實非智者,冀洲美人也是名揚天下,楊軍帥若愿意,盡可自取。”
龐世元不甚在意,只覺得是楊毅的推托之詞,甚至略有慶幸,若是跟“赤苒客”、“黃發鬼”之流,招攬楊毅,便更有幾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