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當初特意挑出了淳安縣的賬目,命令都察院進行審查……
不,不單是淳安縣,還有寧波衛!
傅友文急忙又翻開另一本賬目,上面也清晰地記載著寧波衛的腐敗!
這兩處的賬目都存在著嚴重造假,真正切合實際的支出卻寥寥無幾。
傅友文越想越覺得頭皮發麻!
他原本以為老爺子是隨機抽查的賬簿。
可若真的是隨機抽查,那為何老爺子挑出的兩個賬簿都出現了問題?
哪有這么巧的事?
可若不是巧合,那老爺子……
我的天!
老爺子的洞察力何時變得如此銳利了?
僅僅是一瞥,就能察覺到這兩個地方的賬目有問題?
傅友文的呼吸,不由自主的急促了起來,神色間更是寫滿了震撼!
這可是即便派戶部十名官員,日夜不停地審查,都要一兩個月才能發現的問題啊!
究竟是何種神奇的道法,竟能讓老爺子一眼便識破虛假的賬目?
傅友文連忙拿起兩本賬冊,迅速向皇宮的方向奔去。
朱元璋正眉頭緊鎖的批閱著奏疏。
隨著冬季的到來,各地的災害也似乎愈發的嚴重了。
初冬已是如此,若到了深冬時節,不知將有多少百姓會因寒冷而喪命,又有多少百姓將遭受雪災的折磨。
盡管從藍玉等人手中收繳了十幾萬兩白銀。
但這些錢財,也未必足以度過整個冬季!
作為大明的統治者,朱元璋肩上承擔著國家的重擔。
此時,朱元璋似是想起了些什么,嘴角突然微微上揚。
這重擔,現在也并非咱一人在承擔了!
那小家伙也能幫咱不少忙吶!
一想到朱小寶,朱元璋的臉上便露出了愉悅的笑容。
他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酸痛的四肢。
正當他準備繼續坐下批閱奏疏時,便見到傅友文頂著風雪趕了過來。
朱元璋朝大殿門前走去。
因為室內火盆燃燒得很旺,所以他并不覺得寒冷。
“陛下!陛下!”
傅友文似是急得不行,還差點一個踉蹌摔倒。
朱元璋皺眉。
“年紀都一大把了,也不知道穩重些,何事讓你如此慌張?”
微臣倒是想穩重啊!
您要是知道了這事兒,怕是也難以保持冷靜了!
傅友文急忙答道。
“臣罪該萬死。”
朱元璋面露疑惑之色。
“究竟發生了何事?”
傅友文聲音顫抖地說道。
“都察院左右僉都御史的奏疏到了,微臣剛剛核查完。”
“什么?”
這事兒,朱元璋差點都要忘了。
他每日要批閱的奏疏繁多,至于朱小寶告知的查假法則,他其實也并未放在心上。
傅友文開口道。
“寧波和淳安的調查結果……都已經出來了!”
朱元璋沉默片刻后,才逐漸回憶起此事。
“講!”
傅友文繼續說道。
“淳安……淳安在新安江的修建上,雇傭了超過一千二百名百姓,但實際上,真正參與修建新安江的百姓僅三百多人,其余近千余人皆為官府虛報,他們的薪酬也全被侵吞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