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他又把朱高熾問題的深意給傅友德等武人詳細解釋了一遍。
傅友德聽完,頓時火冒三丈。
“這小胖子,也太陰險了!”
藍玉無奈地嘆了口氣。
“燕王身邊有能人輔佐,能把北平治理得井井有條,可見他在北平的威望有多高,局勢有多穩定。”
常茂有些不耐煩地擺擺手。
“先別管北平的事了,就說現在怎么辦?咱外甥有辦法應對嗎?”
藍玉無奈地搖了搖頭,沒好氣地說道。
“咱怎么知道啊!”
“這事兒怎么化解,全看這小子到底學了多少本事!”
此時的藍玉心里也有些緊張,手心已經沁出了冷汗,他滿心擔憂,就怕朱小寶回答不上來。
朱高熾臉上依舊掛著笑容,眼神卻咄咄逼人,緊緊盯著朱小寶問道。
“朱公子,可有什么想法?”
從古至今,關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爭論就從未停止過。
過于嚴苛的刑罰和法律,會讓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大幅降低,民眾的創造力也會受到極大的抑制,進而導致社會文明的發展陷入停滯。
然而,如果只強調以德治國,卻忽視律法的作用,那么民間的犯罪率必然會大幅上升。
畢竟,并非每個人都能自覺遵循道德規范,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幾千年來人們一直爭論不休,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事情。
要是沒有律法的約束,整個社會將會陷入動蕩不安的局面。
直到后世,我們偉大的國家才在這兩者之間探索出一條平衡的道路。
以法治為主,同時輔以德治。
歷經幾千年沉淀下來的祖宗智慧,在那些富有治國智慧的當政者的總結歸納下,逐漸形成了一條適合國家發展,走向富強的道路。
“朱公子,你到底有沒有想法呢?能否為我解一解心中的疑惑?”
朱高熾直直地盯著朱小寶,目光中帶著幾分玩味的笑意。
此時,所有人都有意無意地將目光投向這邊。
明明只是兩個晚輩之間的較量,不知為何,卻莫名成了全場的焦點。
朱小寶沉默了片刻,隨后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容,緩緩說道。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刑罰和德治,一直都是我漢民族治國理念爭論的核心要點。”
“小王爺你困惑于北平采用‘齊之以刑’的治理方式,百姓卻能做到‘有恥且格’,認為這不符合《論語》中闡述的因果關系。”
“其實,這很好理解。”
朱高熾抱了抱拳,說道。
“愿聽公子詳細講解。”
朱小寶笑著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