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寶頓了頓,繼續說道。
“我們常常痛恨異族入侵,無論是五胡之亂,還是殘暴的元朝統治時期。”
“因為在這些異族的統治下,我們的文明面臨著崩塌的危險,而在文明缺失、國家統治不穩定的情況下,犯罪率會上升,百姓的廉恥心也會逐漸枯竭。”
“但幸運的是,每一代人中,總會出現一些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
“比如屠殺十萬胡人的武悼天王冉閔,心懷‘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書生提劍殺敵的辛棄疾,還有推翻殘暴元朝統治的洪武陛下。”
“在歷史的長河中,每一代人里,總會有幾個站在時代的潮頭,俯瞰天下,為挽救華夏文明于危亡而挺身而出的英雄!”
“不可否認,我們漢族的每一位百姓都很偉大,但為何能成為佼佼者、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卻只有少數人呢?”
“除了史書上的記載,在史書之外,人們也深知這些英雄人物的偉大之處!”
朱小寶的一番言論,將思想層面提升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
周圍的人都不由自主地跟著朱小寶的思路,一步步深入思考。
如果說朱小寶前面的話還有些高深難懂,那么后面這段話則更加通俗易懂,讓人容易接受。
“每一代人都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那是屬于漢族的謙遜禮儀,是寬廣的胸懷,是如今我們所具備的知書達理,是胸懷天下的抱負,是對和平的追求,是不斷創新和發展的精神。”
“這些珍貴的品質,跨越了歷史的長河,代代相傳,一直延續到今天。”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文明從未中斷,我們依舊心中有禮,知道廉恥,愛好和平,面對他人不卑不亢。”
“同時,我們也明白,并且有能力對任何侵略者進行有力的反擊!”
朱小寶頓了頓,目光堅定地看著朱高熾,繼續說道。
“你說北平城依靠法治,百姓依舊知禮守法,那是因為一代代的祖宗將漢族的禮樂文化傳承了下來。”
“站在先輩們的肩膀上,我們已經構建起了一個知廉恥、懂榮辱的漢族大家庭。”
“所以,即便我們如今依舊注重德行禮樂的培養,但其實已經無需大力推廣,百姓心中早已建立起了榮辱觀。”
“現在,你明白為什么北平在‘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的治理下,百姓依然能夠‘有恥且格’了吧?”
“這并非是因為北平治理得有多出色,而是我們漢族的文明在不斷進步、代代傳承,這是百姓的進步,是執政者的進步,更是國家的進步!”
“我可以無比自豪地說,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與我們漢族歷經幾千年構建起來的文明相媲美!”
朱小寶說完,現場一片寂靜,鴉雀無聲。
朱高熾臉上的笑容早已消失不見,原本掛在嘴角的那絲微笑,此刻也漸漸隱去。
他呆呆地看著朱小寶,眼神中滿是不可思議。
更多的,是被朱小寶旁征博引,豐富的知識面所折服!
在朱高熾看來,這么一個復雜龐大,幾乎無解的辯題,就這樣被朱小寶一句句巧妙地化解了。
朱小寶的每一句話都緊扣主題,將朱高熾提出的辯證治國論剖析得淋漓盡致,拆解得分毫不剩!
若不是對治國理念有著深刻的理解,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又怎能說得如此條理清晰,極具說服力!
朱小寶這一番酣暢淋漓的分析,觀點明確且邏輯嚴謹,直接震撼了在場眾人的內心。
所有人都呆呆地張著嘴巴,靜靜地看著朱小寶。
很多人的思想高度根本跟不上朱小寶的思維節奏!
別說跟上他的思維了,就連他說的話,有些人都理解困難。
于是,不少人就愣在原地,反復回味著朱小寶剛才說的那些話。
當然,人群中也有聰明之人。
啪啪啪!
一陣掌聲響起!
起初只有一個人的掌聲,隨之,掌聲也越來越大。
人群中緩緩走出一位身材矮小的夫子,他頭戴四方巾,看上去三十歲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