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寶也挺欣慰,看著朱允熥從頭到腳那股脫胎換骨的沉穩勁兒,笑著接過衣衫往身上一披,對著旁邊的銅鏡左右打量著。
“怎么樣?可好看?”
“好看!”
朱元璋在一旁笑瞇瞇地接話。
朱允熥卻湊近兩步,仔細打量著朱小寶身上的衣衫,輕輕搖了搖頭。
“大哥,你好像又長高了,我記得先前記下的尺寸沒這么顯小啊,這袖子看著都短了一截。”
朱小寶笑著攏了攏衣襟。
“能穿就行,料子舒服,看著也精神。”
他話鋒一轉,語氣里添了幾分關切。
“你在四川那幾仗打得怎么樣?險不險?”
一提起打仗,朱允熥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
“大哥,我跟你說,我在五軍都督府時跟著平叔學了不少攻防陣法,原以為記熟了就夠用,真到了戰場上才知道差得遠呢!”
“第一次指揮千人規模的仗,我手心全是汗,緊張得腿肚子都打顫,就怕哪步決策錯了,把兄弟們的性命搭進去。”
他越說越投入,手臂在空中劃出沖鋒的軌跡。
“可真打起來才明白,排兵布陣是死的,主將臨場的應變才是活的!”
“我打得最痛快的,是一次小規模會戰,帶著一千個弟兄,硬生生從西蠻兩千三百人的陣里撕開道口子,最后跟著九百來號人追得他們丟盔棄甲,跑起來連滾帶爬的!”
“那漫天煙塵里刀光劍影的模樣,老壯觀了!”
正手舞足蹈說得興起,他臉上的興奮忽然像被潮水退去般淡了下去,眼神也暗了暗,聲音低了半截。
不過這仗雖說贏了,可……可也有一百多個朝夕相處的兄弟,永遠留在蜀地的山林里了……”
老爺子最懂這種沙場征戰后的沉重滋味,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里帶著幾分歷經滄桑的厚重。
“是老朱家的爺們,得扛住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古人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哪個能征善戰的將軍,不是踩著成堆的尸骨一步步爬上來的?這世道就是如此,沒啥想不開的。”
朱允熥悶聲點了點頭,指尖無意識地攥緊了衣角。
朱小寶靜靜地看著他,見他情緒稍稍平復些,才緩緩開口問道。
“經了這些事,心里有啥想法?從里頭悟到點什么沒有?”
朱允熥輕輕嘆了口氣,語氣里帶著幾分歷經世事后的感慨。
“真到了戰場上,親眼見了那些廝殺與疾苦,才明白咱大明這盛世安穩,來得有多不容易。”
“邊塞的日子苦啊,就說川蜀邊境,好多百姓還過著朝不保夕、水深火熱的日子,連頓飽飯都難吃上。”
他頓了頓,想起從前的自己,臉上露出幾分自嘲。
“以前在京里,總覺得武將們不過是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粗人,打心底里瞧不上,可真跟他們一起在戰場上滾過,才知道他們不是傻,是根本沒精力去搞那些朝堂上的彎彎繞繞。”
“腦子里裝的是軍情,心里念的是弟兄們的性命,哪有閑工夫琢磨那些虛頭巴腦的?”
說到這兒,他的聲音沉了沉,滿是敬重。
“戍邊的將士太不容易了,尤其是那些小兵,拿著微薄的餉銀,守著苦寒之地,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過日子,他們才是真的了不起。”
他猛地攥緊拳頭,抬眼望著朱小寶,聲音里滿是抑制不住的激動。
“大哥!我現在終于明白,你當初為啥寧愿頂著天下人的罵名,也要保下藍舅姥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