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寶見狀忙出聲勸慰,語氣懇切。
“老爺子您可別多想,這事兒跟您半點關系都沒有。”
朱元璋卻輕輕嘆了口氣,目光在朱小寶臉上停留了許久,那眼神里有期許,有囑托,更有幾分沉甸甸的分量。
他沉聲道。
“大孫啊,以后這萬里江山,這天下百姓,就都要靠你照拂了。”
他頓了頓,聲音里添了幾分語重心長。
“做皇帝,不能只想著威權,更得懂得包容,你那些叔叔伯伯,還有兄弟姐妹們,都是朱家的骨血,往后你得好好照看著他們,莫要讓自家人寒了心,更不能讓外人看了笑話去啊!”
老爺子這話聽著像隨口一提,可這兩年,他對朱小寶的叮囑越來越多了。
國事說得少,反倒總念叨子孫后代的事。
朱小寶哪能不懂老爺子的心思?
歷朝歷代,權力交接從來都是場硬仗。
朱元璋如今還是皇帝,名義上的天下之主,所以朱小寶不敢輕舉妄動,地方藩王也得憋著。
可這兩年,老爺子的身子骨肉眼可見地衰敗下去,一日不如一日。
人到暮年,縱是曾經叱咤風云的帝王,也不得不開始為后代細細打算。
前兩年,朱元璋對朱小寶更多的是嚴厲的教訓與諄諄勸誡,話語里總帶著長輩對晚輩的嚴苛期許。
可這兩年再提這些關乎家國傳承的事,話里話外卻總裹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懇求,眼神里的期盼也愈發沉甸甸的,像壓在人心上的暖石。
看著老爺子這副為后世殫精竭慮的苦心,朱小寶心里真不是滋味。
酸澀、愧疚,還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沉重,攪得他胸口發悶。
為啥他一直沒敢跟老爺子提朱棣那些暗中的小動作?
明明那些蛛絲馬跡早已不容忽視,明明好幾次話都到了嘴邊,可每次對上老爺子那雙沉淀了一生風霜、此刻卻透著幾分鐵漢柔情的眼睛,所有的話就都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實在不忍心啊!
“過了年,咱倆的兩年之約,就只剩一年咯。”
朱元璋忽然說。
“今年年底,咱就把各地藩王都召到應天來。”
他的聲音陡然提高幾分,帶著不容置喙的威嚴。
“咱要在奉天殿上,當著滿朝文武、天下百姓的面,明明白白宣布你繼承大統!”
“大明的江山,往后就全靠你撐著了,咱嘔心瀝血創下的這盛世,這四方來朝的輝煌,你得替咱守好,還得讓它更興旺、更扎實,傳個百代千代!”
他望著河面上瘋跑的朱文坤,眼里滿是溺愛。
“這小子機靈得很,眼下胖點沒事,過兩年長開了就好了。”
朱小寶笑著問。
“當真?”
“那還有假?”
老爺子嘴角噙著笑意。
“你爹小時候也圓滾滾的,到七八歲就開始躥個子了。”
他頓了頓,又說。
“不出意外,將來這江山總要交到這大重孫手上,所以打小的教育就不能落下,得請最好的先生教他讀書習禮,讓他明事理、辨是非、知對錯,將來才能擔起這天下的重負。”
“你聰明,學東西一點就透,更難得的是有格局,能忍常人不能忍,能顧全大局,心里始終裝著百姓的冷暖,只要往后路子不歪,守住本心,大明交在你手里,咱一百個放心。”
“可后代子孫,未必都能像你這般出色。”
朱元璋望著遠處嬉鬧的朱文坤,語氣里帶著幾分對未來的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