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是你的骨血,更是咱大明的將來……哈哈。”
他自嘲地笑了笑,眼角的皺紋因這笑意更深了些。
“咱如今就開始操心第四代的事,是顯得有些心急了,但咱想說的是,不管將來帝位傳到哪一代,希望大明的每一位君主,心里起碼得裝著兩個字。”
“啥字?”
朱小寶心頭一動,連忙追問。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重重吐出兩個字。
“百姓!”
“咱在皇明祖訓里寫過,咱是打窮苦堆里爬出來的,知道餓肚子的滋味,第一代、第二代打江山、守江山,還能記得民間疾苦,可往后的子孫生在深宮,長于婦人之手,保不齊就有忘本的。”
“這是改不了的歷史規律,哪個王朝不是由盛轉衰?”
“咱盼著大明能千秋萬代,可世事難料,未必能如咱所愿,咱能做的,就是把你教得明事理、知民心;你將來再好好教這小子,讓他打小就知道江山是百姓的江山;等他長大了,再把這份心傳給下一代。”
“只要每一代君主都能守住這份清明,心里裝著百姓,不貪享樂,不瞎折騰,這江山還愁傳不下去?咱朱家的香火,也就斷不了。”
朱小寶聽著老爺子這番掏心窩子的教誨,只覺得胸口沉甸甸的。
“皇爺爺,您別再為這些事勞神了,孫兒都記在心里,也定會做好的。”
“大明的君主,絕不能走歪了路,孫兒會盯著,將來也會教給文坤。”
“若是哪一代君主真敢忘了百姓,失了民心,就算是朱家子孫,大不了……廢了他!”
老爺子笑了,又無奈道。
“皇家無情啊!”
“皇明祖訓是咱親手立下的規矩,非正嫡長子不得立為儲君,真要廢個儲君,哪有那么簡單?”
“不過你向來有法子,這些事咱也就不多費心神了,只是有句話還得再叮囑你,后代兒孫的教育,半分都松懈不得!”
朱小寶垂首應道。
“孫兒明白。”
“過了年,孫兒就讓劉三吾、方孝孺他們親自給文坤開蒙授課。”
朱元璋道。
“不光是他們,得多找些經世致用的大儒來。”
“想當年你爹在的時候,咱給他請的老師足有三十多位,各個都是學問扎實的宿儒。”
說到這里,他忽然停住了話頭,幽幽嘆了口氣。
“唉!標兒本是個好苗子,他要是能活得久些……”
“滿了。”
朱小寶忽然道。
老爺子一怔。
“啥滿了?”
朱小寶抬手指了指他腳邊那個柳條編的魚筐。
“魚!魚滿啦!”
“哈哈!大胖重孫,走!咱們回去吃魚!”
朱元璋笑著朝朱文坤招手。
“好好好!我最喜歡吃魚啦!”
朱文坤歡呼著跑過來,提起魚筐就往東宮跑。
朱小寶一手幫朱元璋拿魚竿,一手攙著老爺子,緩緩跟在后面。
:<a>https://953a6.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