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朱小寶的目光淡淡掃過內閣六部的一眾高官,最終落在了戶部侍郎傅友文身上。
他開口問道。
“流散到市面上的那批假幣,眼下可有妥當的處置之法了?”
這段時日,傅友文與戶部同僚反復商議了此事,聞言當即出列抱拳奏道。
“啟奏太孫殿下,臣與部中同僚琢磨許久,想出個不得已的法子。”
“此事本就難兩全,眼下看來,唯有將假幣案主謀張磊等人的罪狀公之于眾,同時由戶部擔下損失,用真洪武通寶換回市面上的假幣,方能平息民怨。”
話音剛落,詹徽便上前一步反駁,語氣果決。
“傅大人此言差矣!此事錯不在朝廷,尋常百姓自當有辨別真偽的眼力。”
“依臣之見,這假幣的損失,理應由持有者自行承擔,斷無讓朝廷平白填虧的道理!”
詹徽這話倒也在理。
若是朝廷這次擔下了這筆損失,難保日后不會有人再鋌而走險私造假幣,屆時朝廷還要一次次填這個窟窿嗎?
長此以往,國庫怕是遲早要被拖垮。
朱小寶沉吟片刻道。
“此事便先依傅大人的法子辦,同時著人廣布告示,告誡百姓務必提高辨別錢幣真偽的能力,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百官聽他既有決斷,又兼顧了長遠考量,皆不再有異議,齊齊躬身抱拳。
“太孫殿下圣明!”
朱小寶抬手示意大家安靜,接著說道。
“大人在此案中操勞甚苦,功不可沒,且這些年對大明的一片忠心,可謂日月可鑒,孤意擢升傅大人為戶部尚書,諸位可有異議?”
傅友文聞言一愣,眼中瞬間迸出亮色,滿臉感激地望向朱小寶,激動得嘴唇微動,竟一時說不出話來。
滿朝文武自然無有異議。
傅友文這些年的才干與勤勉,眾人皆是看在眼里的。
他這才定了定神,快步出列,抱拳深深躬身,聲音帶著幾分抑制不住的哽咽。
“臣……臣謝太孫殿下恩典!”
朱小寶抬手虛扶一下,溫言道。
“傅大人不必多禮,你的才干與心性,孤向來信得過。”
“謝殿下信任。”
傅友文緩緩起身,恭恭敬敬地立在一旁,眉宇間難掩激動與振奮。
朱小寶目光掃過眾人,繼續說道。
“內閣事務繁雜,諸公肩頭壓力不輕。”
“為了讓內閣能更專注于機務,孤打算對楊閣老與詹閣老的職位稍作調整。”
楊靖與詹徽聞言皆是一怔。
二人心中早有預感,內閣輔臣兼掌部堂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只是沒料到變動來得這般快,一時都屏息靜待下文。
“刑部掌刑獄、吏部掌銓選,皆是大明中樞要司,尚書之位斷不可虛懸,只是內閣本就事繁,諸位閣老分身乏術,實在難再全身心兼顧部堂庶務。”
朱小寶話鋒一轉,朗聲道。
“孤意提拔刑部左侍郎夏恕,接替楊閣老執掌刑部;吏部左侍郎杜澤,接任詹閣老的吏部尚書之職。”
“如此分工專一,或能讓諸事更順,諸位以為如何?”
此事牽涉楊靖與詹徽二人,他們縱有萬般不愿,也不好親自出面置喙。
畢竟是皇太孫親定的人事調整,當眾反駁未免失了分寸。
其余衙門的部堂高官們則心里都有數。
早在太孫監國時,他們便料到他會在太祖爺駕前,逐步梳理朝堂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