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越千秋來說,因為小胖子的“要挾”和蕭敬先的“提醒”,接下來麗水園的兩日狂歡,他始終心不在焉,總忍不住去想,那位令趙青崖和葉廣漢憂心忡忡,道是裴旭等人私底下支持的英王妃熱門人選,到底是家學淵源呢?還是有其他非同小可的來歷呢?
畢竟,因為先頭那位太后的影響,朝野之中的某些人對皇帝的唯一繼承人小胖子又心懷不滿,于是一幫人聯合起來,悄悄栽培了一個“賢內助”——甚至做好了那位賢內助將來牝雞司晨的準備,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或者再大膽設想一下,說不定蕭卿卿在南吳的這些年,暗中收個徒弟,這也很正常嘛。
又或者,人根本就是蕭皇后的女兒?什么兒子之類的全都是障眼法?
誰讓事情太離奇,他的腦洞已經快要突破天際了!
朝中那些官員們,卻不止越九公子這點小小的糾結了。這幾天接連爆發的事讓所有人應接不暇,而且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在趙青崖請丁憂,越老太爺的姻親被人指斥私通敵國皇子之后,情況居然突變,那些書生們不但鬧了內訌,還推翻了鐘亮的轎子,罵裴旭是主使!
再加上麗水園中鬧了一把眼線風波,蕭敬先抓了一堆人,如今一個個都被他扣在手里,據說英王李易銘親自去交涉,也沒能把人提出來,這下子,那兩個被蕭敬先直截了當罵想當首相想瘋了的人簡直羞憤交加。
于是裴旭憤而上書請求徹查,想要自證清白;鐘亮受了一場驚嚇,第二天據說就病了,可在病榻上還掙扎寫了一封奏疏,把那些書生和混進麗水園中的眼線罵了個狗血淋頭,什么烏合之眾,居心叵測等等字眼一股腦兒猶如不要錢似的往人頭上砸了過去,同樣請求徹查。
本來這是裴旭和鐘亮在皇帝面前接下的任務,如今一個有嫌疑,一個生病,皇帝在朝會上少不得要再選個合適的人去查。然而,他才剛一問,越老太爺就笑瞇瞇地站了出來。
“一事不煩二主,既然之前是裴相和鐘大人接了這件事,如今再推給別人,不像是皇上和大伙兒真的懷疑他們兩個?臣以為,讓英王殿下分別去探望一下二位,然后讓英王殿下攬個總,帶著那兩位好好查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就行了。”
聽到越老太爺竟然把唯一的皇子給拱出來了,滿朝文武也不知道多少人大叫狡猾。然而,這是一個誰都沒辦法反對的提議——英王李易銘的年紀,早就到了可以調解這種糾紛的時節了!而且除了他,誰還能有這樣天然的權力和立場?
而皇帝見越老太爺提議一出,滿朝沉默,卻沒有立時答應,而是突然開口問道:“千秋自從北燕回來,似乎也一直在四處晃悠,沒有去武英館讀書吧?朕記得昨天他還進宮,非常難得地和大郎吵架吵輸了。”
在這種嚴肅的場合,皇帝突然提到赫赫有名的越家養孫,而且連姓氏都省了,甚至還毫不避諱地提到越千秋和自家兒子吵架吵輸了,那種親昵猶如對待自家子侄的態度,也不知道多少人心生嫉妒。
尤其是那天晚上還和越千秋針鋒相對了一場,跑到麗水園還在蕭敬先面前碰了個軟釘子,根本沒能帶走人的沈錚,此時更是氣苦。
他就不知道皇帝為什么偏偏對越千秋如此縱容,那小子到底會什么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