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鋼琴當然不能說是送給陳桂林的,但就說是讓他暫時保管并作為廠辦樂隊培養的后備鋼琴手,廠里也沒有哪個敢嚼一嚼舌頭。
還有廠里準備建的新家屬小區,八十塊錢一平米的價格早就給陳桂林預留了一套六十平米的兩居室——南北通透不冷山,連裝修都是現成的。
前腳不等張小菊出國,后腳給陳桂林介紹對象的大媽們就已經上門了。雖然陳桂林表現出暫時沒有這個方面的想法,但消息傳出去,廠里很多年紀不小還在打光棍的工人卻偷偷的、或者是光明正大的捧起了技術書籍。
事實早就不止一萬次的證明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陳桂林改進焊接雖然名義上是職務發明,但盛重這么大的廠子,決不至于要克扣他的功勞。不能發錢,但發起獎勵和福利來,那真是一點也不手軟。
看到好處和奔頭的盛重工人們,也都憋著勁兒,想著有一天能想陳桂林一樣來一次勝利逆襲走上人生巔峰。
哪怕不求能賣出三百萬,就是三十萬美元放在一般的企業也已經是了不得的事情啦!
沒看陳桂林自打出了名以后,外面的鄉鎮企業老板們請他做私活的價格,都已經漲到一小時兩百塊了嗎?當別人一個月賺兩百塊的時候,人家已經是賺“時薪”的金領了。
好些鄉鎮企業的廠長,不,是整個廠子的收入,恐怕都沒有陳桂林一個人多。通過這件事,技術的價值,早了十幾年在盛京人的心里扎下了根。
能夠長出什么樣的大樹和果實,就很值得人們拭目以待了。
而新科在這批百億美元的大投資下,能催生出多少“陳桂林”,能讓對技術的崇拜深入多少人心,實在是比這些項目本身更讓人期待的結果。
林宗棠作為重大技術裝備領導小組的副組長,本身就對這筆投資有著強烈的期待,還有什么比目睹著這些期待變成現實更讓他滿意的?
如果有,那就是更多的期待變成現實吧。
眼看著林宗棠笑容滿面的坐了主位,何仁明和莫高文兩人也一臉自豪的坐到了他的下首。在他們的對面,顏永年旁邊坐的則是中鐵建投這次的投資負責人楚江。
“楚科長,你看呢?盛重的技術底蘊還是很不錯的。如果能拿下三萬五千噸級的水壓機,相信能夠填補國內很大一塊空白吧?”
林宗棠有些期待的看著楚江,作為中鐵建投投資部的融資經理,楚江的大名隨著中鐵建投投資的一步步放出,可以說間接的在中國工業界擁有了不小的名聲。
這個曾經在中建香江有過不短工作經歷,還曾經在日本和美國做過短暫進修,畢業于中財大學的高材生本來是中銀內部真正的未來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