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海這幾年深居簡出,極難在公開場合露面,甚至有些報紙都喊出了新科屬于八十年代的口號,堂而皇之的討論新科是為什么會“衰落”了。
但是在內行人眼里卻知道,新科并非是所謂衰落,而是開始學會了低調而已。
且不說中鐵建投和國開行,新科這些年明顯正在向更上游發展。也許消費電子品上,新科的品牌在bp機市場已經較少見到,但每一臺bp機里的各種soc芯片和dsp、射頻原件等產品,甚至是生存芯片的硅晶圓、液晶顯示器的基板玻璃,這些都離不開新科的技術產品。
除此之外,新科材料中心也開始結出碩果。一批新材料、新工藝被研發出來,鋼鐵廠的新配方、新的加工和測量手段,激光增材方面取得的進展也被應用在了新的飛機和發動機開發上面,以及大尺寸復合材料的技術攻關,包括碳纖維、樹脂、陶瓷和稀土永磁,當然也包括錸鎳單晶合金……
這些都是不需要胡文海去親自推動,就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研發出來的新技術。實際上中國并不缺少技術研發力量,而是缺少打通產學研的通道。
胡文海雖然沒有親自參與到這些研發的工作中去,但他的名字擺在那里,原本只能束之高閣的技術就變成了企業和政府爭相追捧的香餑餑,這才是他最大的價值所在。
經過八十年代以來的深耕,普通人也許看不到新科的名字,但他們的生活卻已經離不開新科。
對于青島的各位領導來說,當然不會覺得新科和海爾是相同級別的企業。海爾如果能搭上新科的路線,對當地來說肯定是重大利好,當然要給張銳民把這個臉面撐足。
坐到001號車里,胡文海毫不掩飾的向張銳民兜售起自己的思路來。生意坐到他們兩人這個水平,討價還價已經不是需要他們去做的事情了。作為上位者,推動一件事與其自己親自動手去做,更重要的是與更多的人交流,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這個世界。
“跨國企業正在中國市場復制他們的成功模式,而目前我們中國的商業界對此毫無作為。”
胡文海坐在車后座上,掰著手指給張銳民算道:“電冰箱是我國比較具有優勢的產業,去年全年產量超過兩千萬臺。但是緊接著國內恐怕要對經濟過熱進行降溫,冰箱產業目前的亂象張大哥你比我清楚。到時候這些產品不合格的冰箱退出市場,另一方面則是國際大品牌大舉進入國內市場,你認為海爾到時候能夠吃下多少市場份額,又有多大的把握與國際品牌進行競爭呢?”
張銳民顯然對此也早有認識,皺起眉頭來:“胡總說的這些我不是沒想過,為了擴大海爾的生產能力,我今年終于拿到了企業債券的發行權,籌資開始收購各地的冰箱企業。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不僅是資金問題,比資本,我們怎么可能比得過跨國企業呢?”
“沒錯。”胡文海點了點頭,沒有賣關子、吊胃口,而是痛快的拿出了殺手锏:“我想是時候了,應該抓緊推出變頻無氟電冰箱產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