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還真沒辜負他的期盼。在埋伏了三番五次之后,某個傍晚,還真讓他成功的用網子逮住了這只猴子。
看到猴子落了網,山民的心里既高興又緊張,因為村子里的人都說它是神猴。
于是,山民就趁著夜色,讓自己家里人縫了一個布口袋,把網子連同猴子一起塞進了布口袋里,打上了死結。想把這只猴子背到荊南城西的八渠山那邊,連同布口袋一起扔到荊江,讓它隨水飄走。
從把猴子裝進布口袋背在身上往荊南城走,走到荊南城西門外的時候,天還沒大亮。
山民迎面碰見一個拄著拐杖的白頭發白胡子老頭,那老頭攔住了他。你背上背的是不是一只猴子啊。
聽了老頭的問話,山民也是很驚奇,也就停了下來。老老實實地回答道,是啊,老丈。
至于山民為啥會停下來并老老實實地回話,原因也很簡單。在古時候,能持著拐杖行走的老頭,可是有特權的。
《王杖詔書令冊》就說過,“年七十以上賜王杖,入官府不用跪拜,有毆辱王杖主者,為大逆不道之罪”,這些律令,鄉老們沒少在村子里宣傳過。
老頭又開口道,這只猴子是有罪,但罪不至死。可以交罰金抵罪。我這里剛好有三千文交子,能不能和你打個商量,用這三千文錢換你背上的這只猴子。
如果是能夠把這只猴子放生,我想,這只猴子也應該不敢再來了。要不,我們倆一起去八渠山,就把它放在八渠山的山林里。
老頭說完以后,就從袖子里掏出了三千文交子,拿著讓山民看。
看著老頭遞在自己面前的交子,山民不由地大喜。
自己想辦法抓住了這只猴子,因為村里人都說它是神猴,怕它會報復,所以自己才用布袋子將它裝起來,想趁天還未亮把它扔河里了,哪知道現在會有人出錢買它呢。
于是,山民就同意了老頭的說法。和老頭一起走到了八渠山的山腳,在樹林邊接過老頭的交子,然后連同布口袋一起把那猴子遞給了老頭。
等山民回家以后,山民的妻子看到自己的丈夫空手而回,卻遞給自己三千文交子,就問山民是怎么回事。山民把自己遇到老頭而且老頭用交子換猴的事告訴了妻子。
說來也怪,那猴子自從被山民和老頭在八渠山的山林放生以后,再也沒有出現在山民住的村子周圍。
猴子的事情消騰以后,山民抓的一只猴子并賣的三千文交子的事就傳遍了荊南城。
聽說了這件事情的人,把山民嘴里的老頭暗暗比較了一番,發現荊南城周圍并沒有這樣一個拄著拐杖且頭發胡須全白的老頭。
于是,便有人猜測,這個頭發胡須全白的老頭,會不會是這猴子的祖父呢,知道它調皮任性,命在旦夕,所以主動現身人前,救了它的性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