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時,有個叫趙固的將軍,弄到了一匹馬。這馬雖說比不上關云長的赤兔那么有名,但它通體火紅,奔跑起來猶如一團燃燒的火焰席卷大地,令人望而生畏。
從趙固弄到這匹馬之后,一直是對它珍愛有加,能自己做的,從來不假手他人。經常性的,還和赤馬一起睡在馬廄里。
馬站著睡,趙固就躺在馬的腳邊。有點時候,負責養馬的親兵多勸的幾句,還會被趙固遠遠的趕到一邊。
有這些事情打底,趙固和他的赤馬在疆場上能做到人馬合一,自然就是很尋常不過的事情了。
多年來,憑著這匹赤馬,趙將軍在沙場上是所向披靡。在趙固麾下效力的兵士,對這匹馬也是贊嘆有加,只要跟著將軍的馬,就沒有打不跑的敵人。
可以說,只要趙固一騎上馬,稍微動彈一下,胯下的赤馬就能準確無誤地完成好趙固的各種指令,指哪打哪。
自然,這赤馬在軍中的地位,也就不一般了。行軍的時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趙固會親自領著親兵去給赤馬尋新鮮的草料。
從對手或者其他地方弄來的上好豆料,親兵們都會先嘗上一口,確定無礙后,才會放心拿去喂養赤馬。
安營扎寨的時候,赤馬就拴在了趙固的營帳外邊,然后再是親兵們的營造,一層一層把趙固和赤馬保護得嚴嚴實實。
當然,這樣的方式,既是方便趙固能隨時見到赤馬的身影,也是可以通過給赤馬喂喂食梳梳毛,放松一下行軍作戰的緊張狀態。
等到趙固卸甲轉身任起文官,當了太守之后,這個習慣也沒有改過來。
如果硬要說趙固的這個習慣有改變的話,那也只是,趙固的營帳變成了木制的房屋,親兵們的住處也沒有在疆場時離的那么近了。
養赤馬的馬廄則搭在了趙固的臥室之外,條件比趙固當武將時要好多了,起碼,赤馬的頭上,還有個遮風擋雨的棚子。
某天早上,起床以后,趙固像往常一般,湊夠親兵手里接過新鮮的材料和清水,去馬廄給赤馬喂食。
才給赤馬喂上一瓢清水,填上些青草和大豆。然后一邊摸著赤馬的頭一邊親昵的說著些話。
沒自言自語幾句,趙固一下子就驚呆了。怎么自己的馬兒,原本原本健壯有力、線條流暢的馬腹竟然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膨脹起來!
而且,在眨眼之間,那原本平坦結實的腹部便變得腫脹不堪,鼓鼓囊囊的好似一個碩大無比的鼓包,看上去異常怪異。
聽到太守的喊聲,親兵們也過來了。看著眼前赤馬的樣子,大伙兒和趙固一樣,都愣住了。
還未等驚慌失措的親兵們把城里的獸醫尋來,這赤馬就一頭栽倒在地上,四蹄抽搐了幾下,轉眼間就沒了聲息。
頓時,趙固的腦海一下子就空白了。他難以置信地望著眼前已經毫無生命跡象的赤馬,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語道:“這……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會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