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光復的消息傳到蘇言耳中的時候,他正在南京的城西北視察,城西北是明初開始到現在的南京軍事力量的主要駐扎地,這里是最安全也是最方便的。
因此,蘇言便決定將統一浙江后獎勵的一座初級輕武器兵工廠建在駐地旁邊,在兵工廠內生產出來的武器就能夠就近送到駐地的武庫里,還省去了麻煩。
將初級輕武器兵工廠召喚出來后,蘇言當即就將其進行了升級,他想要在南京建造一座全國規模最大的兵工廠,從兵工廠內能夠生產各種槍支火炮,以及使用的彈藥。
說起彈藥,就不得不提到蘇言最近搗鼓的小玩意了,他在前兩天視察校場的時候看見幾名線列步兵在為步槍裝填火藥的時候還是要憑感覺從牛角形的藥瓶里傾倒火藥,想起了后世能夠快速裝填彈藥的定裝彈,便準備提前一個世紀將紙包彈弄出來,裝備全軍。
有了紙包彈,士兵就無需憑借經驗傾倒火藥,也不用在倒入火藥后從子彈包里拿出子彈裝進槍管,紙包彈直接省去了幾個步驟,只需咬開紙包,將部分倒入藥池充當藥引,剩余火藥與子彈塞入槍管,通條壓實,拉開擊錘,瞄準射擊即可。
雖然看起來還是有點繁瑣,可實際操作起來要比前者省去了好幾秒。
可別小看這幾秒,放在爭分奪秒的戰場上,比敵人多出幾秒射擊,存活的幾率也就更高了。
紙包彈的制作原理非常簡單,制作工藝也不難,只需要確定裝藥量就可以,因此在蘇言親自上手摸索出第一個樣品,并命人進行試驗后,紙包彈的制造推廣很快就提上了日程表。
蘇言的初步目標是,在清軍南下之前讓每支部隊每一名步槍兵都能在戰場上使用紙包彈,這個目標目前來看并不算難,因為根據從北方來的商人口中得知,清軍正在被軍糧問題困擾,甚至還沒抵達河間府,而朝中大臣也在因為糧食問題日日爭吵著。
有傳言說,清廷準備派出使者前往朝鮮,命令朝鮮國王為大清軍隊籌集軍糧,也有的傳言說,清廷準備將湖廣的糧食集中囤積在武昌,等大軍南下至長江時,運糧船隊再順流而下,與清軍匯合。
前面這個傳聞的可信度還挺高的,以清廷的尿性,將朝鮮當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糧倉并非不可能,黃臺吉就是在缺糧的時候逼迫朝鮮臣服,命其供給糧食,撐過寒冷的冬天。
而后者,蘇言對這個傳聞暫時不置可否,不過還是派出了錦衣衛前往武昌刺探情報。
扯遠了。
在清軍被軍糧困擾而遲遲無法南下的情況下,蘇言有充足的時間能夠應對,并趁著這段時間積蓄實力,加緊種田。
要是清軍再慢一點,說不定蘇言都可也直接在南京和鄭茶姑舉行婚禮了。
一說起鄭茶姑,蘇言突然有些想她了,好歹她也是自己板上釘釘的未婚妻,這好幾個月沒見了,倒也甚是想念,干脆等這里的事情忙完后,再忙里偷閑回一趟泉州?
不過,就在蘇言想著什么時候回泉州看看的時候,朝廷的使者卻是比他想象中的速度更快一些,和派出去的錦衣衛一同從海路來到了南京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