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四月。
孫權親征黃祖。
“孫權小兒來勢洶洶,此次我怕是扛不住了……我兒!”
“持此信往襄陽一行,便說……為父扛不住了,需要增援!”
黃祖深知,如果只跟周瑜小打小鬧的話,自己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如果孫權親征,他可就扛不住了。
所以,他發動了天底下頭一號的技能……求援!
“喏!”
黃射答應一聲,拿了信之后,當即便找來了一匹良馬,準備前往襄陽報信。
卻在此時,郡守府里來人了。
“公子!”
“太,太守令你回轉。”這人滿臉汗水,喘氣之時更是無比粗重,可見其來的有多匆忙。
“出了何事?”黃射心中一緊,下意識地便握緊了手中的刀。
這一刻,他已經做好了打算,若是前方戰事不利,便立刻親自率兵迎敵。
“公子誤會了……”來人見此,瞬間便知道黃射誤會了,連忙開口解釋道:“是那孫權退了,因而太守方才……”
但他這番話都還沒有說完,黃射便一陣風似地跑了。
片刻之后,江夏郡守府。
黃射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滿臉愕然的問道:“父親,孫權小兒撤了?”
“擄了一些百姓之后,便撤軍了。”
黃祖點頭應了一聲,隨即則是迷惑不解地嘀咕道:“我兒,你可看得出這是什么計謀?”
“兒……”黃射想了想,最終還是老實地搖了搖頭:“看不出來。”
荊州,樊城。
“孫子兵法有云:故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忌桿一石,當吾二十石。”
“因此,孫權此次出兵,最多不過擄掠一些百姓,然后便會撤軍了。”
陳逢打著哈欠說完以后,默默地看向了生出黑眼圈的諸葛亮:“孔明,現在你總可以相信我說的了吧?”
“當真如此?”
諸葛亮還沒開口,劉備已是忍不住再度發問了。
他實在是無法相信,陳逢一邊在荊州來回玩…跑,一邊居然還能看透天下大勢。
這得多天才啊?
陳逢眼見諸葛亮陷入了沉思,索性便先解答了劉備的疑惑:“我之所以這么說,其實很簡單,除了孫子兵法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在于……”
說到最后,他沒有再去說什么,只是指了指南方的襄陽方向。
“兔子逼急了還咬人呢,如果黃祖逼急了,大概率會請求馳援……哪怕之前的時候,他兒子的章陵太守被收了回去,心中很是不甘,但他該求援的時候,卻還是會求援。”
“否則,江夏的基業可就沒了。”
陳逢話到此處,不由得搖頭感慨道:“雖是如此,但黃祖這眼界,著實有那么一點淺薄了。
但凡他有點腦子都該知道,絕不能任憑孫權這般繼續。
不然的話,江夏的基業早晚還是得丟,甚至連他自己的命……恐怕也得丟了。”
“可惜,太可惜了。”
說完以后,陳逢深深地嘆了口氣,道:“不得不說,這黃祖多多少少還是有那么點將才的,尤其是在水軍方面,如果玄德公能夠將他招攬的話……”
“子吉!”
劉備連忙堵住了陳逢接下來的話。
“如今看來,恐怕便是如子吉所言了。”
這個時候,諸葛亮也終于開口了。
他先是一臉苦澀地搖了搖頭,隨即則是眼神莫名地看著陳逢道:“只是亮實在想不明白,子吉你到底是如何猜到孫權會做出這般決斷的?”
‘當然是歷史故事榻上策了,不會吧,不會還有人沒聽說過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