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府大堂。
許許多多的富貴家族,都跑了過來。
甚至就連曾經勢力極大的蔡冒、蒯越等人的家族,也都能出現在了大堂之上。
劉備看到之后,頗有一種翻然翱翔,不可復制之感。
不過他顯然也沒有忘記正事。
所以就在待到下面的人客套完了以后,劉備便開口了:「荊南初定,亂象紛紛,當此之際,諸君以為誰人最適合鎮守荊南?」
陳逢知道是自己該表現的時候了,所以劉備的話音剛落,他便連忙站了出來道。
「世有一人,曾扶玄德公于微弱,計謀百出,方略無算,軍爭之能,政略之先……便是比以古之名臣,亦是不遑多讓。」
「哦?」
「此人是誰?」
劉備當即便換上了一副來了興趣的模樣,催促道:「子吉快快說來。」
「此人姓徐,單名一個庶字,曾名徐福。」
陳逢將徐庶拉了出來,隨即便是一陣勐夸:「少年時,此人為友而殺人,青年時,其人侍母至孝,及至如今,待玄德公更是忠貞懇切,軍略無算……當可為重任也。」
「這……」
劉備略微表現出了一點猶豫,同時也表現出了九成九的渴望,但最終卻是表現出了聽人勸吃飽飯的模樣,詢問在場眾人道。
「諸位以為如何?」
「徐元直此人,功莫大焉,可為重任。」
「我聽過此人,忠孝節義不缺,實乃是上天賜予玄德公的良才。」
「是極是極。」
「我亦如此之想。」
聽完這些聲音之后,劉備微微一笑,從善如流地點頭道:「善。」
「記下來,命徐庶領左將軍府軍師中郎將,督零陵、長沙、桂陽三郡。」
聽到這話的時候,沒有人覺得有什么不對。
哪怕很多人都知道了,這番的決議,可能在公議之前,就已有了論調。
但卻壓根也沒有人會覺得劉備虛偽。
因為這是規矩。
一貫以來的規矩。
而如今,劉備遵守了規矩,他們開心還來不及呢,又怎么可能會把人往壞處去想?
畢竟來說,他們早晚也是會推薦人的,如果到時候沒有一個默契的話……那還怎么玩?
劉備直接就遵守了這種默契,代表著要跟他們和光同塵。
他們豈能不高興?
當然,這只是他們開始的想法。
伴隨著劉備第二句話的開口,很多人的表情直接就發生了變化。
因為他們看出來了某種趨勢。
一種不算好,但也不能說是不好的趨勢。
只因,劉備接下來便一副發愁的模樣道:「武陵事多繁雜,蠻人反亂無度……子吉可有人選推薦?」
這顯然就是要抬舉陳逢了。
因為他的年紀太輕了。
但如果他推薦了兩個軍師中郎將、兩個都督一方的人……
年齡還是問題嗎?
陳逢也察覺到了不對,尤其是在一些積年老政客的目光閃爍之下,他要是再看不清楚形勢的話,那這些年積累的數值,真就可以當做沒有了。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陳逢卻是沒了拒絕的可能。
畢竟來說,此時此刻他要是拒絕的話,幾乎就是在打劉備的臉。
他怎么拒絕?
退路被封死了啊。
因此陳逢心里雖然有一萬個不愿意,可最終他還是開口了:「石韜石廣元,治軍不亂,行軍嚴謹,麾下號令如一……可掌大任。」
「諸位以為如何?」
劉備又照例詢問了眾人。
還是如之前一樣,沒有一點反對的聲音。
「既是無人反對……」
劉備拉長了音調,故意等了片刻后,方才宣布道:「即命石韜為左將軍府軍師中郎將,督武陵,以防武陵五溪蠻反叛。」
陳逢聽到這里,連忙就坐了回去,同時深深地低下了頭,裝起了鴕鳥。
兩個都督一方的大老,都是他舉薦的,要是再來一個……
陳逢真怕自己的小肩膀扛不住。
「交州新附,士家雖是滿門忠烈,然則士燮終歸年事已高,家中又無繼任良才,再則,交州一日不可無人看顧……」
可惜的是,劉備壓根就沒想放過他,一大串的吟唱過后,直接就問道:「子吉以為,交州之地,當由何人管之?」
這是一個早就議論過的話題。
所以劉備真就一點也不怕陳逢跟自己提出相反的建議。
或者說,就算是相反,他也是可以認的嘛。
反正陳逢到現在為止,也都從來沒有坑過他。
為您提供大神一蟲的《人在三國,朝九晚五》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二百五十三章接二連三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