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召開會議的是我,我有意展開一場武道大會,匯集神州三國、域外他族的諸多武者,角逐天下第一強人。”東方不敗緊接著說話,她對皇帝有著最基本的尊重,但也僅限于最基本的。
所以在皇帝說話之后,東方不敗也就立刻跟著表達自己的意思。
她是任何場合都要話事的那種人,別說在場她的境界算是最強唯二,就算真有什么陸地神仙、人間佛魔在場,東方不敗也是致力于要說得上話,不能讓人忽視。
這在很多人看來沒有意義的面子之爭,卻是她一生最看重的東西,這是她生命的意義所在,是她那個如此威風的名字之關鍵,既然是號稱東方不敗,又怎么能失卻這份威風
“天下第一強人”
這名頭令到在場眾人都震了一震。
他們原以為,東方不敗這個名字,已經足夠囂張、狂妄、霸道,但未曾想到東方不敗要的似乎已不只是在東方,更遑論不敗,他志在天下,還要無敵。
眼看眾人目光詫異,東方不敗只微微一笑,這一笑便不只嬌憨,還有些皇圖霸業談笑間的意味了,“諸位莫要以為,是本座狂妄自大,妄圖以一己之力挑戰天下高手。或許其中有些這點意思,但既然邀請武當皇家共商大事,本座也不會自私自利,令兩方為私欲買單。”
皇帝問道,“所以東方教主的意思是,此事與我們兩方也有干系”
“沒錯,正是如此。”東方不敗傲然道,“難道兩位真的認為,我們大明遠離紛爭、風平浪靜的日子,可穩坐江山、持久長存不成這是大錯特錯,天下皆在巨變,此變來自大唐女帝,來自大宋諸雄,來自域外異族,我大明豈可能逃得開避得過”
在場一片寂靜,皆是深思。
的確,和大宋、大唐比起來,大明是安逸了許久許久。因它有著大唐大宋都無可比擬的優越條件,那就是在朝堂一統、別無二心之余,江湖上的正邪兩道也同樣統合在一個聲音之下,更可怕的是江湖和朝堂的統治者又有某種默契。
在這種默契下,鐵律似的規則便建立了,于是成就了個一板一眼、風平浪靜的大明。
云飛揚也好,皇帝也罷,包括一個朱無視,也都早早習慣了這種規則。他們無法想象,在超越這種規則之后,大明會走向何種方向,是如同大宋般的明里混戰、群雄割據,還是如大唐般的強行耦合、暗流涌動
皇帝立刻道,“教主可否說得再明白一些。”
東方不敗自然不知道巨神李忘的事情,但自與李忘塵相遇,又有玉羅剎的溝通,她漸漸預感到大事將至,必須提早準備。
“近幾年來,關七戰青龍,諸葛死而元限瘋,趙佶退位支持抵抗外敵,大宋被鬧得天翻地覆,卻也力量齊整起來,漸漸有否極泰來之氣象;而另一邊,大唐本來深陷于諸多門閥勢力,但武瞾得了個了不得的助手之后,施展出雷霆手段,一掃此前焦灼局勢,現在的大唐便也有昔日太宗皇帝的氣象了。”東方不敗侃侃而談,一點也不像是個十來歲的少女,“諸位看來,這幾年發生的大事,出現的高手,豈非是過去十數年、數十年都未有的須知天下大勢,向來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依我看來,是時候做好準備了。”
眾人聞言,都是一驚,但細細思索,覺得東方不敗稚嫩嗓音背后隱藏的,并非沒有道理。
就連朱無視也暗自慚愧,他自然不是短視之輩,而是有著坐一隅而觀天下的雄心,是以也與大唐、大宋內部的諸多人物,有所關聯,彼此合作,甚至連青龍會也與他算有一手,天下各大勢力,他朱無視都或多或少有過聯系。
但這些諸多伏筆計劃,卻不如東方不敗,有著一種橫掃天下、澄清玉宇的大氣魄,居然敢公然舉辦武道大會,尋找所謂天下第一強人。
如此決心,如此勇氣,就算朱無視屢次被這小女娃娃譏諷嘲弄,也不由佩服起她來。
朱無視一向不是個小心眼的人,他面對比自己更有優點的人,就是懷抱著一種學習的心態,當年面對不敗頑童古三通如是,現在面對東方不敗亦如是。
說起來,這兩個人的外號,都有“不敗”二字。
但不敗頑童已敗在我手,東方不敗又能如何
朱無視一個念頭電閃而起,閃爍不知道多少計劃,陰毒狠辣,欲求將東方不敗置于死地。佩服歸佩服、學習歸學習,該打殺還是要打殺,這反而是一種對敵手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