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更夫所報的,今日汴京城天氣晴空萬里,不過天上還是飄著淡淡的明霜。
汴京清晨的街道。
早已十驢馬穿行,馬車顛簸,繁忙又擁擠。
四輪牛車承載著肉體,兩條人腿承載著靈魂。
沒錢租牛車,打工人只能靠兩條腿去上班。
越往前街走,眼前的建筑也變得色彩鮮明和規整起來,行人也逐漸增多。
楊蔓娘打量著四周開門的幾家臨街店鋪,頓時有些挪不開眼。
忍不住放慢了腳步。
牙行,書店,米鋪,肉店,布料店,胭脂水粉店,糕餅店,包子店,湯餅鋪子,水飯食肆,門口掛著各色的幡子,門臉兒都裝潢的極為精致整潔,各有特色。
店鋪里買早食的客人,穿的都是頗為體面的彩色短襖,一看就是來自家境頗為殷實的人家。
路上掛著彩色鈴鐺,鋪著篷布的的公交牛車緩緩而行,不時的有人招手坐車。
這一切的一切。
都和現代相差巨大,如同古畫一般雅致。
這。
就是北宋啊。
不愧是歷史上商品經濟最發達,最繁華的北宋汴京城。
抬起頭,任由天上落下的明霜飄緩緩在臉上。
這一刻。
楊蔓娘才有一種實實在在的穿越感。
有了一種劫后余生,大難不死的激動。
肉鋪門口,瞧見那擺在砧板上,切的一塊塊紅白相間的大肉塊兒,楊蔓娘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作為一個在現代無肉不歡,哪怕炒土豆絲兒都要放點肉片兒的人。
她是真的饞。
“小娘,要來點兒豬肉嗎?新宰的年豬,一斤一百一十文。”
顯然她在店門前停留的有些久。
屠戶娘子熱情的招攬道。
“不用了。”
一聽價格。
原本還有些猶豫的楊蔓娘瞬間不饞了。
迅速的擺擺手離開。
一百一十文,購買七斗糠米了。
才穿越一個晚上,她就已經無師自通。
學會了把錢和糧食掛鉤。
摸了摸口袋里的五文錢,瞧著身上不合身的舊羊皮裘。
老老實實的裹緊身上的羊皮裘。
踩在咯吱咯吱的雪地上快步往前走去。
幾乎是競走的速度,也花了快半個多時辰,才來到了汴京城的中心區。
御街。
這里是汴京城的cbd。
商業繁榮,街道兩旁店鋪林立,越往城中心走人越多,牛車也越來越多,甚至各色駿馬拉的車,行人的穿的也越體面保暖。
大宋商業繁榮,形成了多條各具特色的商業街。
但這里依舊是汴京最繁華的街之一,以其獨特的商業氛圍著稱,有鷹店、真珠店、匹帛店、香藥鋪席,金銀行,徐家瓠羹店,還有著名的潘樓酒店。
不遠處便是潘樓南街,街南有最大的桑家瓦子,又各類大小勾欄五十余座。
古玩字畫、日用百貨,還有不計其數的特色美食、南北小吃店。
這里的空氣中彌漫著的是陣陣甜香。
甜品坊、果子鋪、茶肆酒樓比比皆是,除了各色的蜜餞果品外,還供應著種類繁多的糕點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