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蔓娘一路行來,各種叫得上名字叫不上名字的糕點,可以說是琳瑯滿目。
獅子糖、霜蜂兒、糍糕、栗糕,破麻酥、桃穰酥、月餅、菊花餅湯團、粽子,雪花酥,重陽糕,古酥蜜食、澄砂團子、香糖果子、蜜煎雕花,以及大大有名的酥油鮑螺。
這些在現代說的時候,覺得太過于甜膩的碳水化合物。
卻讓此刻囊中羞澀的楊蔓娘看的一路直咽口水。
而北面御街最醒目最富麗堂皇的一處。
便是楊蔓娘的工作的地點。
礬樓。
作為汴京七十二家大酒樓之首,這里位于御街北端。
原名樊樓,如今也叫豐樂樓。
由東、西、南、北、中五座樓宇組成。樓體三層相高,是住了皇宮的摘星樓以外,汴京最高的建筑。
五樓相向,飛橋欄檻,明暗相通。
整個建筑高低起伏,檐角交錯,富麗堂皇。
這里類似于現代的豪華會所,是達官貴人集吃、喝、游、樂、購為一體的銷金窟,也是汴京城最大的娛樂中心。
美食,美酒,輕歌曼舞。
不知吸引了無數富商豪門,王孫公子、文人騷客來游玩歡宴。
每到夜晚更是燈燭齊明,光華燦爛。
“礬樓燈火”乃是汴京城的一大盛景。
幾乎照亮了半個汴京城。
正如劉子翚詩中所描繪的那樣:
“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礬樓。”
望著面前華麗壯觀的連綿建筑。
楊蔓娘不經有些感慨。
作為一個穿越者。
如果她一個開局就是一個豪門閨秀,或許她也會是這里的常客。
珠簾繡額,燈燭晃耀。
體驗一番夜深燈火上樊樓滋味。
但事實是,她生活在大宋的底層,機會很少,競爭很多,尤其對于底層市井女子來說,沒有地位,沒有做生意的本錢,能來錢的路還是比較狹窄的。
廚娘,繡娘,乳娘,婢女,拆洗人,女相撲手。
毫無疑問,乳娘她自然是做不了的,繡娘也不行,她最多會十字繡,連攢錢去織錦院學藝的機會都沒有,廚娘也是技術工種,要做出這個年代的宴席大菜才可以,而且還有食在和香料的辨認,都極為復雜,按著她在現代只能煮火鍋和泡面的廚藝,做廚娘的希望是很渺茫的。
至于婢女,一般有雇傭的和買斷的,但是,幾乎所有大戶人家要的婢女都是買斷的。
而小門小戶,要是雇個婢女,那就是萬精油,什么都干,不把你最后一絲力氣榨干不會讓你休息的。
之前老三楊盼娘就打算去牙行賣身做婢女,被楊蔓娘給打了一頓。
這個年代婢女過的好不好,全看主子的心情,主子心情好了自然給賞錢,但心情不好了,一點小錯就關在柴房,不給飯吃是常有的事兒,年紀大一些主人家就隨意配給家里的小廝,生出來的孩子就直接是家生的奴才,還不用花錢去牙婆那里買。
所以,做婢女實在不算個好出路。
而做相撲手就更不必說了,就她家的生活條件,面有菜色的模樣,根本連資格都沒有。
除此之外,便是三姑六婆。
所謂三姑便是尼姑、道姑、卦姑。
楊蔓娘不可能丟下弟弟妹妹去廟里,自然做不了尼姑。
也做不了道姑。
至于卦姑,這種專門給人占卜算卦的女性,她也做不了。畢竟算卦可不是信口開河,至少要熟讀道經,懂得五行八卦,還得會解簽,而且一個成功的卦姑,幾乎背后都有一個成熟的團隊,有人負責包裝,有人負責打聽消息,還要對自己的卦象能自圓其說,否則,來算卦的人也不是傻子,豈能被隨便忽悠住?遇上那暴脾氣的,掀了你的攤子,挨頓打都是輕的。
至于六婆,其中牙婆和虔婆她自然干不了。
做師婆,她也不會裝神弄鬼、畫符念咒。
藥婆,得會用藥,穩婆要接生,還有媒婆,都不是一個未婚小娘子能當的。
楊蔓娘意識到這一點,便有一種出走半生,歸來仍是打工人的感覺。
“嘿!想什么呢!”
肩膀被人輕輕的拍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