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李鳳蛟輕步前移,及近兩丈之地戛然而止,面露忿恨,聲帶哽咽地說道,“陛下,妾知當年犯下難恕之罪,思痛悔改。十年前,陛下決議蕩滌官場,妾立即知會族人辭官返鄉,一人不留官場;七年前,陛下根除世族,妾策馬滄州,力勸父親解散私兵、交還私田;兩年前,妾之表弟酒后亂法,妾不惜背棄宗族,差人返回敦煌郡,將表弟亂棍杖殺。”
李鳳蛟是個極其剛烈的女子,受了委屈要么就是以牙還牙,要么就是隱忍不發,劉彥當年正是因為李鳳蛟的敢愛敢恨,才與她喜結連理,如今李鳳蛟放下身架,將陳年往事一一娓娓道來,足可見其用心之城了。
此刻的李鳳蛟,就如一個受了極大委屈的軟糯女子,她梨花帶雨,越說越激動,最后已經語無倫次。
讀相思,愁識佳人面。說情懷,斷腸在幽宮!
此情此景,劉彥心中如有萬縷西風、烈臥寒云,可面上仍無動于衷。
“劉彥,你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你要廢,便廢了我吧!這種日子,本宮過夠了,與其單守相思,還不如一死了之!”
李鳳蛟應也是個性情中人,不管劉彥動情與否,她只顧自己在那里傾訴心事,如瀑布飛流般一氣說完后,李鳳蛟轉頭便走,那步子邁的,虎虎生風。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李鳳蛟的剛烈性格,這么多年還是沒有改變。
望著那道負氣而走的倩影,劉彥的心,終于柔軟了下來,多年冷戰,本想能不見則不見,怎知今日一見,情愫吐露,才知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
一絲冷風入殿,劉彥的情緒稍稍穩定,心中快速思索當年之事,縱百般懊惱,也無濟于事了。倒不如借此機會與鳳蛟,一來了卻自己一樁心事,穩定后宮,二來李鳳蛟背后的滄州李氏乃頂尖世族,若懿兒五郡平田之事一成,平田之法將推及全國,有李家在滄州推波助瀾,滄州無憂矣。
劉彥望著李鳳蛟漸行漸遠的背影,起身緩緩問道,“皇后,劉懿偃山遇險,那位長生境文人,是你請去的?”
“不是!愛誰誰!”李鳳蛟還是沒有回頭,聲音哽咽,步子邁得更大了。
性子烈如燎原火的皇后,甘為當年過失,隱忍這么多年,實屬不易,今日來此,李鳳蛟實則一吐哀怨,傾訴過后,便決議將自己終身禁錮在長秋宮內,永不相見了。
皇上不急太監急,小赭紅見皇后如此這般烈性,心驚膽戰,這祖宗若是就這樣甩袖走了,陛下的怒火,豈是自己這般螻蟻可以承受的?
于是,小赭紅一咬牙一跺腳,從大門右側竄出,快速地關上了兩扇朱紅大門,將這對世間最為華貴的夫妻,反鎖在了門內。
那本流芳百世的漢史中,也因這一鎖,留下了一位名叫赭紅的小常侍的名字。
李鳳蛟被困殿中,欲出無路,就在他進退維谷之時,一雙大手從后而入,纏腰而走,怭怭一摟,“過來吧你!”
喬妙卿的臉,頓如熟透了的蘋果。
當晚!
劉彥開水通渠、百川入海!
鳳蛟云霧偷來、九天開合!
今夜花妍人妍,一點,天明!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inf。i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