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梵境轉頭看向劉權生,問道,“大先生,妥否?”
“很好!不過!”
全場側目。
劉權生大袖一卷,話鋒一轉,言簡意賅,“三百人哪夠?來一千人!”
全場嘩然。
靜數秋天,朗空萬頃,帶給人無比暢快豪邁的心情。
這種不冷不熱的天氣,用來練兵出汗,或是游覽山河,最合適不過。
今日的劉權生心情亦是如此,舒暢而輕緩。
當時年少,初入官場,為了助陛下廓清廟堂,忍氣吞聲,卷入最不喜歡的奪嫡之爭,開始宦海沉浮,勾心斗角;
十幾年前,天下世族大鬧京畿,天妖案現世,自己剪滅世族之計潦草收場,為了養育劉懿,以圖東山再起,忍氣吞聲,在屋漏地薄的子歸學堂蝸居數載,艱難度日,郁郁而不得志;
七八年前,長安一把銹劍送來,銹劍之上,陛下一封討逆詔洋洋灑灑,自己忍氣吞聲,籌謀多年,一朝端滅劉氏,自己落得了不好不壞的聲名,換來了一地太平,自己也成了孤家寡人;
現在,為助懿兒平田造福,忍氣吞聲,陰謀策劃,勾連盟友,兄弟夏晴成殘廢,眼邊浮生何匆促,深感痛惜還依舊。
劉權生長長吐出一口濁氣。
既然忍無可忍,那便無需再忍!
正巧,今日,我劉權生,就不忍了!
盤古開天,立天陣、地陣、人陣,以象三才;
太公封神,出直陣、銳陣、曲陣、方陣、圓陣,以法五行。
凡有結陣,無不合軍聚眾、激氣凝力、化沙成塔、以少勝多,此四詞十六字,為行軍打仗結陣的四個境界。
第一重合軍聚眾,講的便是依靠陣法將軍士們聚在一起,起到明軍規、同頻共振的作用,打仗時也好做到統一號令,將軍對士兵做到如臂揮使;
第二重激氣凝力,講的則是通過陣法來激發士氣、提升戰力,如三國時期諸葛丞相所創的八陣圖,便是陣法提高戰力一途的佼佼者;
第三重聚沙成塔更加高明,講求因江為勢、積石憑流,通過指揮官合理的調配,使渙散或潰逃的兵士迅速集結,有一戰之力,所謂衰兵必勝,通過聚沙成塔,偶爾能夠挽狂瀾于既倒,反敗為勝;
第四重以少勝多,又被如今兵甲稱為合擊技,需要能力極強、精于此道的指揮官和訓練有素、生死一心的士兵共同協作,經過百次千次演練,形成具有本部兵馬特色的陣法,結成后的陣法往往匯聚軍兵同心之力,裹挾天地間一絲玄奇能量,起到背水一戰的效果,這里面的佼佼者,當屬項羽和韓信這對兒冤家了。
遠的不說,三國時期麴義組建的‘先登營’與高順組建的‘陷陣營’,之所以能夠以少勝多,軍兵驍勇訓練有素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還是因為這以一當十當百的合擊技。
兵合成海,匯聚成一,齊擊成勢,一技成功,合擊技也!
inf。i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