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劉淮聽完桓溫的發言,心中不禁蕩漾奔涌,他一躍而起,緊緊握著桓溫的手,不住顫抖,由于過于激動,連說話都斷斷續續,“四師傅,四師傅,還是四師傅您最懂我啊!”
此話一出,在長其余五人,立刻懂得了太子劉淮的心跡,他們紛紛停杯停箸,起身彎腰拱手,“臣愿助殿下克成大業!”
劉淮大興,赤腳卷袖出門,對候在門口的小常侍們大喊,道,“來人啊!來人啊!快把這些素湯寡水的餛飩,速速給我撤走,上好酒上好肉,本太子要與諸位愛卿徹飲。”
到此,劉淮的所有重要幕僚,終于達成了一致。
就這樣,桓溫和荀若騰為了太子殿下的小小心愿,選擇了迎合,最終,釀成了一場席卷半個帝國的大禍!
夜色舒柔,星辰滾滾,東宮之內,鼓動笙囂,一派歌舞升騰。
在座七人添酒回燈重開宴,劉淮獨坐主位,借美食佳釀,暢快
痛飲,那神情,仿佛不世之功近在眼前一般。
荀若騰、冉閔、桓溫三人居于右側,三人神色各異,各有所想。
荀若騰面有擔憂之色,他擔心劉淮功名不成反被功名所累,心有惆悵,下酒如飲毒;&nbp;
冉閔則咧著大嘴婆娑佻達,他是武夫,是極其豁達之人,又擅長戰場奇謀,這種廟堂謀劃之事,他是十分的不擅長,所以,他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后,便只顧低頭喝酒,看來,今日他是要盡醉乃罷啦;
桓溫單瞇著眼瞄著劉淮,沒人知道他心中正在想什么,似乎想進諫一番,又似乎有未完之話想說,正在舉棋不定。
與左邊不同的是,坐在右邊三人的神色倒是出奇的一致,都是目光略顯呆滯,表情上透露著不知如何是好。
哦!忘了介紹。
今日會晤,劉淮一共請來了六位幕僚,其中,劉淮的三位師傅占了三席,至于其他三位師傅嘛,大師傅謝安遠在遼西,二師傅陸凌因當年之事被陛下軟禁守閣,六師傅司馬詔南,也就是在伏靈山上為劉懿凈化了數千不死僵尸的水鏡莊莊主,云游四海、居無定所,想見他一面,比登天都難。
到場的其余三人,是除了劉淮的六位師傅,堪稱劉淮最信任的人。
三人中,一人名為程虢,乃是冉閔在軍中的生死兄弟,身無背景,現任廷尉寺典獄長,手下獄卒二百,司職看守天朝重犯,是個實打實的破城境界武夫,也
是太子殿下的‘打手’。
一人名為王彪之,出身曲州老牌八大世族之一的“瑯琊王氏”,當年,八大世族與江家一戰,瑯琊王氏死傷殆盡,族人四散奔逃,死的死,分家的分家。家族即將分崩離析之際,只有名不經傳的王彪之,拿著根破鐵棍守著宗廟,誓死不離。
后來,劉彥聽說此等振奮人心之事,大筆一揮,接王彪之入朝做了太尉司直,專司輔佐太尉、制定軍制,也算保住了王家這根獨苗兒。
王彪之為人仗義執言、忠心耿耿、膽氣十足,年紀又與劉彥相仿,自然深受劉彥喜愛,前年便是他帶著天子詔,前往漁陽城調和江趙兩家戰事,曲州的許多消息,也都是從他口中流入劉淮的耳中,其中自然也包括劉懿的平田之事和曲州的大勢。
最后一人,扮似女子,著一襲青衣,以青絲裹面,不見容顏。
此人是極為神秘的,也是劉淮最為信任的,據劉淮母后李鳳蛟說即使有一天,全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他劉淮,眼前這個女子,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