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諸公諸卿、十二衛郎將、少卿、長史、司直、丞,紛紛拜倒,當值的衛兵、殿外的路人、集市的百姓、城墻上的甲士,亦紛紛叩首。
‘萬年之聲,山呼海嘯。
被苻毅壓制多年的劉彥,北望北去的云彩,心中亦有揚眉吐氣之感。
今夜,朕當浮一大白啊!
就在眾臣工紛紛道賀的間隙,劉彥平靜地持劍轉身,獨自回到殿中。
他的腳步虛浮而沉重,每踏一步,其身上凝聚的心念便散去幾分,實體的心念四處飛蕩,最后悠悠蕩蕩回到應有之人體內。
劉彥全程只字未說,他回到龍椅之上,才聲音微弱地說了一句,「朕累了,諸位愛卿,都退下吧!」
已經升遷為中常侍的小赭紅還是如往常一般機靈,他見劉彥臉色不對,趕忙碎步找到當值的小侍中,一陣耳語,小侍中小步快走到殿前,尖聲喊道,「今無行事,退朝!」
眾臣自以為劉彥大戰之后勞累過甚,遂行禮退去。
此時,獨坐殿內的劉彥可不好受。
身外之物本就隨緣而得,得到了不該得到的,自然要承受不該承受的。
就在朝臣們帶著各自心念逐漸退出未央宮前殿后,劉彥輕聲細語地呼喚了一聲‘老師,還未等呂錚回頭,劉彥‘哇地一口鮮血吐出,軟弱無力地癱趴在龍案之上,也不知是死是活。
重新隱在暗處的李長虹再次現身,急忙跪伏在劉彥身邊,急迫輕喚‘陛下。
身著儒衫的呂錚回首站定,見劉彥前襟盡是血跡,終于還是忍不住開口抱怨道,「你這孩子,也太胡鬧了!」
似乎胡鬧二字評語出口后,丞相呂錚猶不解氣,再加上一句,「頑劣不堪!」
不過,這都是因愛而生‘恨的嘮叨罷了。
生死攸關之際,老呂錚也忘了俗世禮儀,他趕忙跑到劉彥身前,按其心脈,為其輸送心念。
呂錚年輕時學霸道縱橫之術,中年篤信儒學,老年反而參起了道門,所以,他的心念和氣機,猶如潺潺流水,潤物無聲。
生機勃勃的心念之中,多含仁慈溫柔之意,讓劉彥登時心中感到一陣溫暖,呼吸漸漸不再急促。
遲了幾步離去的大將軍陶侃、宗正常鐘嶸、少府趙于淵三人,也趕忙湊上前來,天動境界的陶侃剛要搭手施救,卻被呂錚單手止住,「陛下正值虛弱,生死一線牽,大將軍心念真氣過于霸道,殿下恐難以承受!」
陶侃無奈,只得收手,同沒有境界的常鐘嶸焦急等待。
倒是致物境界的少府趙于淵搭了把手,協助呂錚,勉強穩住了劉彥的氣機,逐漸順暢了劉彥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