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朋情真意切,甚至舉起手開始發誓:“睿哥,以后鞍前馬后,做牛做馬!萬死不辭!”
申澳急道:“我也一樣!”
“如有違背,天打雷劈,讓我下十八層地獄!”
“我也一樣!”
申澳臉憋的通紅,這死嘴,怎么到關鍵時刻就不會說了呢?
呂睿聽的又好氣又好笑,直接一人踹了一腳:“別貧嘴了,明天來公司詳談,一個掛導演、一個掛執行導演吧,我會掛監制,確保影片質量。”
“好的,睿哥!”
兩人對視一眼,難掩激動。
在當下影視圈內,導演與公司簽約仍是主流模式。
不像后來,大家都在追逐獨立工作室風潮。
翌日,趙朋和申澳準時抵達睿視界,簽下了一份為期六年的合約。
根據協議規定,他們每月可以從公司領取一份固定底薪。
如果有執導項目,還能額外獲得導演片酬。
至于票房分成,以他們倆現在的資歷還沒資格去碰。
同時,他們手頭如果有優質項目,公司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參與投資。
簽字、按手印,簽約順利搞定。
隨后,呂睿立即投身進了《當幸福來敲門》的籌備工作中。
他對劇本過審胸有成竹,畢竟故事中又沒有敏感的隱喻情節,絕對不存在無法過審這一情況。
既然決心獨立操盤,那么自然就得親力親為、從頭搭建團隊。
一時間,公司人員開始飛速擴充,從臺前到幕后,乃至整個項目執行團隊,均由呂睿精心組建。
項目動員會上,他有條不紊地下達了各項指令:“財務,先往項目賬戶上注資100萬,一組去深圳勘景,另一組負責籌備拍攝所需要的設備、人員……”
團隊成員大多來自北電,既有畢業多年的學長,也有在校的學弟,合作起來十分順暢。
這也讓呂睿愈發感受到了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滋味。
只是,隨著團隊規模迅速擴大,現有的辦公場地卻愈發捉襟見肘。
每次開項目動員會,不僅辦公室內擠滿了人,連走廊都站滿了參會成員。
望著這略顯逼仄的場景,呂睿暗自盤算:“等這段時間忙過去,必須得盡快物色更大的辦公場地。”
9月20號,在他的邀請下,幾家投資方先后來到睿視界,準備商談關于《全民情敵》的投資配比。
兩個項目將會同步推進,《當幸福來敲門》已經開始籌備了,這邊自然也不能停。
“呂導真是年輕有為啊!”
約定的見面時間是10點,可讓呂睿沒想到的是,才剛過9點,上影的人就來了。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上影集團老大任忠倫!
“任董。”呂睿客氣的與對方握手問好,并吩咐前臺去倒茶。
進入辦公室,關上門。
寒暄幾句后,任忠倫的一番話勾起了呂睿的興趣。
“上影或許在某些方面比不過中影,政策支持也稍遜一籌,但我們有個絕對的優勢——資金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