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導,《白日夢想家》八天破七千萬,億元票房指日可待,您此刻作何感想?”
“首先感謝張國容和梅顏芳兩位主角的努力付出,也謝謝觀眾愿意為這部電影買單,大家看得開心,就是我做電影的意義。”
“那同期《手機》上映半月,票房剛到4000萬,遠低于《白日夢想家》,您怎么看?
“希望馮導再接再厲……”
嗯?
記者們沒能撈到火藥味十足的回答,頓時有些意興闌珊。
“呂導。”新浪的記者換了種提問方式,“對于此前馮小鋼給您下達票房戰書,但卻慘敗一事,您怎么評價?”
“還有這回事?”
呂睿故作驚訝。
“您不知道?”
呂睿搖了搖頭:“不好意思,從《白日夢想家》開拍起,我想的就是怎么超越《英雄》,沒太關注同期其他電影。”
這話說的逼氣十足!記者們十分滿意!
新聞學的魅力就在于,發表出來的沒有一句假話,但也不是真話。
主打的就是一個春秋筆法、能文能武~
例如此刻,好幾個攥著速寫本的記者立刻開始奮筆疾書。
【呂睿聲稱從未在乎過馮小鋼下達的票房戰書,至始至終都秉持著看不起他的心態。】
【呂睿表示,《手機》不配與《白日夢想家》相提并論。】
【票房之戰一輸再輸,馮小鋼慘被打臉,‘賀歲檔霸主寶座’早該拱手讓位。】
眼看這群記者就蹲在自己面前,手中筆走龍蛇,寫下了一串完全與采訪事實不符的文字,呂睿難掩詫異:“你們寫稿子都不背著點人嗎?”
他記得之前看過一篇科普文章,上面說新聞三要素是時效性、真實性、準確性。
怎么到了這些人手里,就變成斷章、取義、搞對立了呢?
“哦,不好意思。”
這群記者倒是一點都不尷尬,坦然豎起速寫本,背對著他繼續往下寫。
“……”
呂睿懶得計較這個。
大庭廣眾之下,有些話他確實不能說,畢竟公然開噴顯得有些小家子氣。
但媒體怎么報道,可就跟他沒關系了~
至于馮小鋼會怎么想,他才不在乎呢,反正雙方早就互相看不順眼了。
這邊采訪結束,還有《全民情敵》的殺青發布會需要搞定。
記者們又圍著趙朋開始薅“爆點”。
“在拍攝期間,姜聞作為監制,有沒有……”網易的記者有些不知道該怎么問下去。
每次都提《尋槍》似乎不太好,總有種在陸釧傷口上撒鹽的感覺。
但一提及姜聞監制,又繞不開他。
或許就連陸釧自己都沒想到,就因為一部《尋槍》,直接把他給永遠釘在了恥辱柱上。
更操蛋的是,后續拍的電影要是沒能超越《尋槍》,這份恥辱還會被無限放大!
“我覺得我是非常幸運的,能夠遇到睿哥和姜導作為引路人,幫助我快速成長……我現在只希望我的努力能夠得到他們的認可,可以繼續跟著他們學習,這是我此生最大的榮幸!”
趙朋再次來了波高情商發言,將自己的態度擺的非常端正。
那可是姜聞啊!
能讓他來監制,簡直就是祖墳冒青煙了好嘛!
哭?
他才不會學著陸釧那樣哭哭啼啼呢。
這么幸運的事情,搞的倒好像是被糟蹋了身子似的,有毛病吧?
不遠處的姜聞聽得直點頭,臉上滿是欣慰,拍著呂睿的肩膀表示:“這小子嘴比陸釧會說多了,沒白教。”
我只有拼命做到最好,才不辜負這份知遇之恩……
聽聽這話,說的人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