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點上班,4點下班,每工作兩小時休息15分鐘。
這是個什么神仙生活啊?
呂睿倒是已經見怪不怪了,揮揮手:“下班吧,養足精神,明天繼續。”
帶著眾人返回酒店,吃完晚飯,他徑直鎖上房門,開始寫劇本。
經過兩天時間的深思熟慮,他已經想好該用哪個b級片劇本來淌路了。
《潛伏》!
這部在后世2011年上映的美式恐怖片,堪稱“以小博大”的典范。
150萬美元的低成本投入,在北美狂攬5400萬美元票房!
預算不到200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不過千萬出頭,正是試水獨立制片的絕佳之選。
哪怕僅憑公司自有資金,不向外界拉投資,呂睿也有十足把握將其落地。
不過這次,他決定退居幕后。
在寫劇本的同時,他特意吩咐彼得·格里芬去各大經紀公司搜集合適的導演人選。
要擅長拍恐怖題材,還要便宜、皮實、耐…用。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忙碌之際,好萊塢已然有不少暗流正在向他涌動。
作為全球首位歐洲三大電影節銀獅/銀熊/銀棕櫚大滿貫得主,他早已經成了資本眼中的重點關注對象。
尤其是在華納兄弟改編《神秘河》成功后,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放在了他身上。
例如此刻,索尼哥倫比亞影業的制片部經理辦公室里,曾在戛納與呂睿有過合作的馬特·托爾瑪赫正在跟上司據理力爭,希望可以盡快啟動《當幸福來敲門》的北美改編事宜。
他的理由很充分:
“boss,我收到消息,這部電影僅在華語電影市場,就已經收獲了1000萬美元票房成績,按照估算,lv憑借這一賬目已經賺到了1200萬美元。
而這部電影的總投資只有100萬美元,這樣的回報率,絕對值得我們立刻啟動與他的合作……”
“馬特,你冷靜點。”
禿頭上司打斷他,用鋼筆戳著他做好的預算報表,嚴肅道:“你給我的這份項目預算高達5000萬美元!可不是用100萬美元就能拍出來的。
這樣的成本,如果想要從中獲益,至少需要全球票房超1.5億美元,公司不可能會在這么短時間內啟動項目,必須全方面評估風險。”
馬特急不可耐,忍不住追問:“什么時候可以啟動?我們只有兩年半的改編權持有時間。”
超過這個時間,北美改編版權可就要重新回到呂睿手中了!
“至少要在《致命魔術》上映之后。”
索尼高層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們想看到呂睿在好萊塢的票房號召力。
北美改編不比國內,到了這邊,一切都得加量加碼,原版可以用100萬美元拍出來,但到了好萊塢就得5000萬美元!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再加上呂睿還獅子大開口,索要投資份額……
其實索尼哥倫比亞也想跟他合作,就像他們與李按合作《臥虎藏龍》時一樣。
但是,他們又擔心《當幸福來敲門》這個故事在北美市場的賣點不足,所以團隊一直在多方考察,以確保萬無一失。
而《致命魔術》票房是否可以成功,也是他們考量的重要因素。
馬特十分郁悶,卻又無可奈何。
他現在只能期盼呂睿可以成功在北美市場上打出名氣,獲得索尼高層的認可。
這種認可不僅僅只來源于獎項,更多的還是真金白銀的票房成績!
另一邊,除了索尼以外,哈維也在關注著呂睿的動向。
不同于索尼對改編的考量,他更垂涎呂睿在編劇協會注冊的那些原創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