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全球首本專注恐怖電影的粉絲雜志,自1958年誕生于美國以來,已經運營了47年。
雜志內容涵蓋經典與熱門恐怖電影的介紹、特效化妝、幕后制作等,還會獨家曝光電影特效秘密和化妝過程等。
有趣的是,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等大導演都是該雜志的粉絲。
呂睿也是在決定制作恐怖片后,才慢慢養成了讀雜志的習慣。
當前好萊塢院線上映的恐怖片,大多被收錄其中:
《鬼訊號》《靈幻夾克》《捉迷藏》《鬼娃孽種》《黑暗》《gothika》……
一眼望去,數量倒是不少。
但論成績和討論度,《潛伏》仍是最佳。
雜志上刊登了不少關于影片的評論,有褒有貶,整體來看還算客觀:
“上帝啊!這部電影嚇得我都睡不著了,氣氛營造近乎完美,前半段的懸疑驚悚讓人冒冷汗,后半段劇情轉折又增添了緊繃刺激感!攝影極為出色,配樂更是讓人戰栗,非常優秀!”
“我還是更喜歡詹姆斯·溫的《電鋸驚魂》,血漿四濺,又殘忍又殘酷,絕望才是恐怖片的精髓。”
“結尾那幕鏡頭,差點把我嚇的蹦起來!”
“孩童、魔鬼房間、驅魔人、木偶……題材很新穎,我喜歡,期待續作……”
凱雷德停在公司樓下停車位時,呂睿合上雜志,滿意的點了點頭。
《潛伏》算是為瑞興影業打出了一炮響亮的開門紅。
借助這份成功,瑞興影業便可以繼續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打下更穩固的基石!
上了樓,來到會客室,呂睿見到了早已等候多時的馬特·托爾瑪赫。
隨著《致命魔術》與《潛伏》大獲全勝,索尼哥倫比亞終于決定要啟動美版《當幸福來敲門》的改編拍攝工作了。
呂睿做出來的成績,讓他們堅信美版改編的成功率。
雖說5000萬美元投資不是一筆小數目,但在未來有可能獲得的高收益面前,他們非常愿意投入。
沒有付出,又哪來的收獲?
“馬特,好久不見。”
“lv,我實在是太想念你了。”
寒暄過后,雙方就《當幸福來敲門(美版)》的合作再次展開談判。
此前在戛納電影節上,呂睿提出要30%份額時,馬特表達了激烈的反對。
但今天,他卻答應得很痛快:“lv,索尼可以給你30%的份額,但有一個條件。”
“什么條件?”
呂睿早料到對方不會輕易讓步,涉及到金錢,沒人愿意讓核心利益受損。
果然,下一秒,馬特便笑道:“索尼想參與到你新片的投資當中。”
“《我是傳奇》?”
“對,就是這個項目!”
索尼哥倫比亞當然也不傻,眼看呂睿屢獲成功,他們自然不愿錯過投資機會。
有錢不賺,那不是憨批嗎?
雖然對1.5億美元成本有所質疑,但想到獅門和華納兄弟都放出風聲,表示要跟呂睿合作,索尼也就壓下了顧慮。
既然同行都這么信任他,那就意味著這個項目質量肯定沒問題。
閉眼投就完事了!
然而此時,呂睿卻陷入了沉思。
關于《我是傳奇》這個項目,他本就沒打算獨立制作,而是準備將其做成拼盤項目。
1.5億美元投資,就是把瑞興影業抵押給銀行,也湊不齊這么多錢。
按此前與獅門的約定,對方會占30%。
然后他自己會留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