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發行渠道,呂睿暫時沒抱奢求。
因為好萊塢六大從來都不是孤軍作戰,每一家背后都有著龐大的傳媒平臺,這才是它們穩居業內霸主地位的根本。
想靠傳統渠道沖破六大封鎖,難如登天!
但傳統發行渠道也不能丟,因為沒有獨立電影發行渠道,就像《潛伏》那樣,只能待在產業鏈下游,任上游剝削。
所以,呂睿眼下的目標,是搞一條類似獅門影業那樣的北美發行渠道。
這是做大瑞興影業的必經之路,也是必備條件。
不過,他沒打算自己創辦,因為難度太大!
發行和制片完全不同,從“0”到“1”的投入,不只需要美元,還有諸多硬性條件。
截止05年,北美大大小小的發行公司加起來有上百家。
呂睿的目標是從這上百家中選一家合適的收購,為自己所用,以此開拓北美發行渠道。
至于海外發行,依舊可以和索尼哥倫比亞、華納合作,再不濟還有二十世紀福克斯等公司……
彼得·格里芬拿著一份資料遞了過來。
呂睿伸手接過,好奇地翻看起來。
“lv,這是一家叫做‘布樂姆之家’的電影公司,成立于2000年,老板是杰森·布樂姆……
他們現在的主要業務是從海外購買便宜的獨立電影,然后在北美發行,渠道還算完善,但業績一般,不過優勢在于有發行錄像帶和碟片的能力。”
呂睿很清楚這類業務模式。
本質上就是不參與風險高的制作,從海外淘些美國觀眾可能喜歡的便宜片子,買進來在北美放映。
就算放映成績不好,也賠不了多少錢,畢竟片子本身就便宜,后期還能進入錄像帶市場。
電影發行雖然說起來很深奧,但簡單來講就是搭建鋪貨渠道。
從事過商業渠道的人都很清楚,從無到有建立一條完善的鋪貨渠道,絕非易事。
這也是呂睿想著收購,一步到位,而非獨立創辦的原因。
“布樂姆之家?”
呂睿念叨著這個名字,總覺得有些熟悉,一時間卻想不起來。
這時,彼得在旁又補充道:“公司老板杰森·布樂姆曾在米拉麥克斯影業工作過,算是哈維的學生,他自己說過,是哈維教會了他如何做發行。”
哈維、杰森·布樂姆、布樂姆之家……
當這些消息串聯到一起時,呂睿腦海中頓時翻涌出大量記憶。
他想起來了!
這家公司正是后世專攻低成本恐怖驚悚片領域,制作并發行了《靈動:鬼影實錄》《人類清除計劃》《爆裂鼓手》《分裂》《逃出絕命鎮》等影片的布樂姆之家!
要論北美電影公司中以小搏大的成功典范,絕對繞不開它!
“你確定這家公司有意出售?”呂睿有些狐疑地看向彼得。
彼得點頭:“據我了解,他們確實有出售意向。”
他又解釋道:“我查過,這家公司從2000年成立至今,每年營收都未超過500萬美元,股東已經不抱太大期待了。
不過杰森·布樂姆似乎想轉型,不只是做發行,還想擴展到電影制作領域,但其他人都不看好。”
“這就是布樂姆之家的轉折點啊!”呂睿暗自感慨。
前世,就是從明年開始,布樂姆之家就靠制作發行《靈動:鬼影實錄》,一步步走向成功。
但這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