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大股東很快便達成了初步意向。
難得有人愿意接盤,偏逢杰森·布樂姆又頭腦發熱,要去搞制片,搏那萬分之一的成功概率。
此時不撤,更待何時?
當然,杰森要是不愿他們把股份賣給別人,也可以回購。
可憑他手里的錢,拿什么來回購?
就算去銀行貸款都湊不夠數。
另一邊,眼看無法勸說股東們,杰森·布樂姆又把希望寄托在公司管理層身上,想讓他們站在自己這邊,一同抵御外來者的收購。
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管理層們竟然選持了中立!
“露娜?我想知道為什么?”
看著自己昔日并肩作戰的伙伴都不愿支持自己,杰森愈發感到崩潰。
管理層代表露娜是個有著一頭棕色長發、氣質干練、能力出眾的中年女性。
面對杰森的質問,她答道:“杰森,我們和股東想法一致,不太看好公司轉型制片的策略。”
這其實只是表層原因。
真正的關鍵是,她這段時間一直在和瑞興影業的總裁彼得·格里芬溝通。
對方開出了一個令她們這些管理層難以抗拒的條件!
只要不反對收購,等交易完成后,布樂姆之家就有機會參與到《我是傳奇》與《颶風營救》的發行中。
這意味著什么?
前者投資成本1.5億美元,后者1200多萬美元。
這全部都是布樂姆之家以前想都不敢想,也不可能接洽到的電影項目!
公司成立至今,他們發行過投資最高的項目,也不過只有300萬美元而已。
現在有機會一步登天,參與發行千萬美元、乃至于上億美元的電影項目,賺到比以前更多的錢,誰能不心動?
到了公司管理層這個級別,大家的收入除了基本薪酬外,都是靠分紅賺錢的。
公司賺得越多,個人拿得也就越多。
他們可不像杰森·布樂姆那樣胸懷大志、心懷理想,想要比肩獅門影業。
他們的理想很直接,就是錢和利益。
眼下怎么做更有利,他們就怎么選,就是這么簡單、干脆、直接。
俗話說得好:人心齊,泰山移;心不齊,事難成。
對杰森·布樂姆來說,他此刻就正面臨著“心不齊”的困境。
股東要賣手中的股份,管理層也不站在他這邊,布樂姆之家被外來人收購的可能性已經超越了90%!
那么好,現在該怎么辦呢?
獨自一人回到辦公室后,他陷入了沉思。
作為哈維的“學生”,他雖然不認同哈維的做事風格,但卻十分佩服其在商業方面的造詣。
于是,他試著將自己代入到了哈維的視角思考:“如果是哈維遇到這種情況,他會怎么做?”
下一秒,米拉麥克斯影業的發展途徑映入腦海。
當年發展如日中天的米拉麥克斯,在遭遇到迪士尼公司收購時,哈維也曾抗拒過。
不過,面對迪士尼這樣的龐然大物,抗拒顯然是徒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