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立刻有人跟上追問:“是不是因為您教他‘藝術可以借鑒’,才讓他沒把握好尺度”
“您作為前輩,對徒弟的作品就沒把關過嗎”
姜聞被問得心頭火起,冷笑一聲:“我只是和他合作了一部戲,又不是他親爹,他抄襲跟我有什么關系”
他往前邁了兩步,試圖沖破包圍圈。
可記者們依舊緊追不舍:“可他一直以您的‘門生’自居啊!”
姜聞猛地停下腳步,眼神銳利地掃過人群。
他可不想沾染上這種是非,當即言辭激烈道:“說話要分清楚事實,不能人云亦云,得學會求真。
不然就跟拿馬德堡半球實驗和商鞅五馬分尸比,最后得出是商鞅氣密性不好的結論一樣荒唐!
他要往我身上貼,我還能把他的嘴給縫上”
“所以您除了跟他合作過一部戲以外,再沒任何關系”
“沒有!”
姜聞幾乎是喊著說出了這兩個字。
一聽到陸釧的名字,他就有種八十歲留守老人挑了整整六十擔水,頂著大太陽去村頭澆菜苗,可最后卻發現澆的竟然是別人地的無力感。
跟陸釧扯上關系,簡直是他這一輩子的痛!
記者們還想繼續追問,可姜聞卻已經趁機撥開人群,在機場保安的護送下快步離開。
新聞很快上了網。
呂睿只瞄了一眼,內心道德和笑點便開始瘋狂博弈!
拿馬德堡半球實驗和商鞅五馬分尸比喻他和陸釧的關系。
姜聞這是真被逼急了,不然絕不會說出這么離譜的話。
而另一邊,最近正因為二審官司敗訴,在家里躲著媒體的陸釧,看到新聞后頓時就淚崩了。
他怎么也沒想到,當初一起拍《尋槍》、自己還在頒獎典禮上公開“告白”,稱其為恩師的姜聞,竟然會為了切割關系,在媒體面前說出如此刻薄的話。
悲痛欲絕的他登錄博客,敲下一段文字:“大海從不會因風浪而枯竭,反而因接納百川更顯遼闊。
我如今正站在浪尖,任流言拍打,卻知風浪終會平息,艷陽總會高照!”
官司雖然失敗了,但他的導演之路卻不會就此停歇。
用他老師江教授的話來講,這只不過是路上的一段崎嶇而已。
等特奧會的工作結束后,陸釧就準備回南京軍校潛心創作。
早在03年拍《可可西里》時,他便想要拍一部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當時學校也承諾將給予他全力支持。
這一次,他準備用全新視角來講述這段故事。
以中國民眾的抵抗意志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掙扎為主線,呈現一個與以往歷史敘述不同的南京。
他要證明,這場事件不只是單純的施暴與受害,而是兩個民族的共同災難!
正想著,電腦突然“叮咚”響了一聲,彈出一條博客回復。
陸釧本以為是支持者的安慰,點開后卻被氣得臉紅脖子粗!
“大海確實是個好東西,心情好的時候可以看,心情不好了可以跳……沒錢了還能下,祝你下海成功。”
“誰!是誰發的!該死!”
陸釧猛地拍向桌子,勃然大怒。
睿視界,辦公室里,呂睿看著自己用小號發出的評論,以及陸釧氣急敗壞的回復,笑得前仰后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