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請您欣賞相聲《論捧逗》,表演者蕭霄、孟堂!”報幕聲響起,臺下掌聲動。
不多時,蕭霄和另一個人鞠躬上臺,臺下頓時響起一片叫好聲。
蕭霄一身深色大褂,眉眼清秀,嘴角含笑,往臺上一站,那股子靈氣便透了出來。
只見倆人同時抬手一拱,笑道:“相聲界的兩位小學生,蕭霄、孟堂,向我們的家鄉父老、衣食父母致敬!”
這段貫口明顯是學得老郭。
說罷,兩人又是一鞠躬。
然后蕭霄才道:“各位少爺們兒,今兒個咱們哥倆伺候各位一段《論捧逗》,您多捧場!”
搭檔一抖袖子,接茬道:“沒錯,咱這活兒講究的就是一個默契,就比如說我們哥倆現在多有默契啊!”
兩人聲音清亮如泉,從嘴里說出話來,就跟遞到你耳邊那么清楚,定然是用了某種手段。
韓云微微瞇眼,他注意到,蕭霄的每一個動作看似隨意,實則暗合某種呼吸節奏,體內的炁更是隨著語言節奏起伏,極有規律。
“有點意思……”韓云心中暗忖。
“捧哏的,講究的是接得住、遞得巧。”
蕭霄一挑眉,語氣陡然一轉,“可有些人啊,捧哏捧得跟砸夯似的,哐當一下,能把逗哏的砸臺下去!”
臺下哄堂大笑。
相聲表演漸入佳境,蕭霄的節奏把控極佳,包袱一個接一個,場子熱得不行。
而韓云的目光卻始終鎖定在他的呼吸和動作上,那分明是某種吐納之術,與相聲的節奏完美融合,若不仔細觀察,根本難以察覺。
等到蕭霄幾次返場后,才終于到下一個節目。
口技!
沒錯,相聲講究說學逗唱四門功課,一人之下世界的德蕓社要比前世的會的多得多,并且每個弟子都有一門精通手段。
隨著蕭霄和孟堂鞠躬下臺,舞臺燈光漸暗,只留下一束追光打在中央。
“接下來請您欣賞口技《百鳥朝鳳》,表演者——郭寶坤!”報幕聲剛落,臺下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只見一位身材微胖的年輕人快步上臺,圓臉上帶著憨厚笑容。
他站定后也不廢話,雙手一拱:“各位衣食父母,寶坤今兒給您學個鳥叫!”
韓云眉頭微挑,注意到這郭寶十指關節異常靈活,指腹上隱約有炁的流動。
“啾啾——”
一聲清脆的鳥鳴突然響起,竟真似有黃鶯落在舞臺中央。
緊接著,布谷、畫眉、百靈……數十種鳥叫聲此起彼伏,更驚人的是這些聲音分明來自不同方位!
“這是……”
韓云眉頭一挑,常人看來是口技表演,但他分明看到郭寶的炁化作無數細絲,在場館內織成一張無形的網,遠近高低各有不同。
每根絲線末端都在微微震顫,將聲音精準傳遞到不同角落,形成鮮明的層次感。
這不由得讓韓云想起了一篇文章:“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
突然,所有鳥鳴聲戛然而止。郭寶坤深吸一口氣,胸腔膨脹,喉結處亮起只有異人可察的淡淡藍光。
“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