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景耀元年五月,鎮軍將軍、尚書令陳袛不祿。皇帝劉禪悲痛欲絕。稍后,朝廷旨意傳出:謚陳袛為忠侯,封陳袛長子陳璨為關內侯,拜為涪陵縣縣長。拔陳袛次子為黃門侍郎。消息傳出,朝野嘩然。
陳袛的叔祖是許靖,這位爺可是大名鼎鼎的許子將的兄長。兩兄弟發起的“月旦評”在漢末名聲極響。后來許靖跑到益州躲避戰亂,出仕劉璋。劉璋給了許靖極高的待遇——天下聞名的大名士嘛。
等到劉備攻伐益州,兵臨cd城下。許靖居然從城頭偷跑出去投降劉備,跑又沒跑掉,被抓住了。不過那時候劉璋已經打算投降了,所以就沒有殺他。
劉備入主cd后,瞧不起許靖的人品,不想用他。結果法正說:這個世界上空有虛名而道德敗壞的人渣多的是。但是咱們又不能挨家挨戶的去給大家解釋許靖就是個人渣。而且這家伙名聲大得很,你不用他的話人家還說咱們不尊重人才。所以,你還得把他給掛起來,這樣中原的士人才知道我們是尊重人才的。于是劉備就給了許靖極高的虛銜,等到劉備稱帝,就拜許靖為司徒。這是蜀漢立國三十多年來唯一的三公。
陳袛早年父母雙亡,不得已寄居在許靖家。陳袛的母親的父親是許靖的哥哥,你說繞了這么大一圈的關系,陳袛在許靖府上是什么地位可想而知。而許靖又是整個蜀漢政權的嘲笑對象,所以毫無疑問,陳袛能夠走到這一步,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陳袛出身低——祖上沒有爵位可以繼承,沒有軍功——無法自己開創爵位。所以終其一生,只是一個關內侯——享受侯爵待遇,但是沒有封地,也不能世襲。結果在他去世后,劉禪直接封他的長子一個關內侯——變相的世襲了,還把他的次子直接提拔為黃門侍郎——天子近侍。
這些也就罷了,關鍵是謚號:忠!這真是封建社會人臣的最高榮譽!就連諸葛亮的謚號都是兩個字:忠武。陳袛的謚號居然超過了諸葛亮,這是何等的榮耀!
不是沒有反對意見,實際上尚書臺的幾個仆射全都不贊成,但劉禪還是一意孤行的做了。這對于已經五十一歲,政治經驗非常成熟的劉禪來說,是很難得的任性和其真摯感情的外露。
陳袛對于劉禪來說,除了君臣關系,還有朋友之誼。
十七歲登基,之后整整十二年,被諸葛亮管得死死的,連cd皇宮都沒出去過。什么事情都沒辦法插手。什么權力都沒有。
終于諸葛亮掛了,可是人家死前還留了遺命:我死之后蔣琬可,蔣琬死了費祎可。于是又等了十六年。
直到費祎被刺,劉禪才終于拿到了皇帝應該有的權力。這時候劉禪已經四十五歲,做了二十八年的橡皮圖章了。
這時候陳袛來了。他有很強的政務能力,能夠把蜀漢一國的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他有很強的協調能力,能夠充分的調和主戰派、主和派的矛盾。安撫住益州人的同時支持姜維繼續北伐。他也敢于擔當,出了問題主動替皇帝背鍋。最最關鍵的一點是:他非常尊重皇帝,一點都不攬權,尚書臺忠誠的執行了皇帝所有明的暗的旨意。可以說,陳袛執政的這六年,劉禪才終于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樣兒。
所以,劉禪對陳袛的感情是真摯的。
當然了,有的人走了,剩下的人還得繼續生活。劉禪思慮再三,還是任命了董厥為尚書令——這家伙沒有為皇帝背鍋的覺悟確實是個遺憾,但和諸葛瞻比起來,沒有一根筋的臭脾氣。相對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為了安撫前段時間以尚書令自居的諸葛瞻,劉禪把他爹早年的官職賞給了他:尚書仆射的本職上,加了一個軍師將軍——小朋友,我還是很看好你的哦。你爹以前就是在軍師將軍的任上起步的嘛,所以,你再忍耐幾年,我會讓你當尚書令的。
之后,劉禪又任命黃皓為中常侍、奉車都尉。這個消息一傳出,朝野又是一片嘩然。
大哥!你家不是號稱承續漢室正統的么?那你不知道當年就是十常侍搞垮了大漢?現在你又來一個中常侍?我們這個大漢是不是也要步前一個大漢的老路?
……
“以上就是這個月月初朝堂上的情況,總的來說,我方大勝。唯一的代價就是你三叔我的閑職沒有了。”
“嗯,辛苦三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