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
于是,皮球轉了一圈,現在回到了晉國的荊州軍團身上。
現在晉國的荊州軍團,其主要官員是這些人。
總司令官,汝南王、鎮南大將軍司馬亮,坐鎮新野。
前敵指揮官,揚烈將軍王渾,坐鎮襄陽。他的護軍,是被關彝放回來的胡烈。
后勤指揮官,荊州刺史、安南將軍、鉅平侯羊祜,坐鎮南陽。其參軍是南陽本地人劉阜(此人的玄孫是魏晉八君子之一的劉惔)。
整個晉國荊州軍團,263年之前是五萬人。后來司馬昭發動滅蜀戰爭,劉欽帶走了一萬。魏晉禪代此時也才剛剛結束,還沒來得及對這一軍團進行補強,所以此時的荊州軍團,只有四萬余人。
266年一月,接到洛陽命令的司馬亮在新野召開了荊州軍團高級官員的擴大會議。
“陛下已經下旨,西陵,乃是卡在我大晉荊州腹心的一把利刃。今日因為吳國內部的問題,出現了如此的良機。是萬萬不能放過的。所以,陛下的命令是,加強與步家的聯絡,同時荊州軍團要動員起來,隨時準備南下接受西陵。”
司馬亮說出這些話之后,會場內其他的諸多荊州高級官員,人人都皺緊了眉頭。
“大王,末將有下情容稟。”
“哦,叔子有什么事?但講無妨。”
“大王,末將陪大王來此荊州上任已有五月了,對荊州的民政多少有了些了解。這荊州,現在的情況極不樂觀,實在是不適合現在就擅動刀兵啊。”
“哦,叔子居然如此說,能否細講?”
“諾。大王,我大晉轄下的荊州,去年漢江大水,淹沒了良田十數萬畝,今年漢江又有改道,沿途百姓流離失所(漢江早年是一條脾氣很不好的江,一直到后來逐漸穩定,特別是與長江的交匯口逐漸融合成一個后,才促成了武漢這座城市的出現)。而且兩三年前,劉太守抽調走了荊州最精銳的一萬戰兵,現在這些戰兵全部滯留在長安未能歸建。這些士兵的家屬也極為不滿。同時荊州戰區由于多年未有大的戰事,所以武庫也較為空虛。真要打起仗來,庫存的弓箭可能不夠一旬的消耗!”
“是啊,大王。末將雖然久在荊州,對剛才叔子說的這些問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末將還是要承認叔子說的有理。這漢江水患未能徹底根除前,我大晉的荊州民生始終無法穩定。并不能支持我荊州軍團長期作戰。”
“哎,寡人雖然不是親民官,但是來了荊州這么些日子,多少還是聽到一些下面的情況的。寡人也不認為這個時候接受步家的投降是好事。可是……”
下面的話是司馬亮沒說了。大家心里都清楚:皇帝陛下剛剛登基,急需開疆拓土來展現他得國的正當性——特別是司馬家在西蜀大敗而歸強行上位之后,這種迫切性就更為強烈了。
“哎,寡人的意思是,陛下的命令是要執行的。這樣吧,玄沖(王渾)和玄武(胡烈)這邊,整備軍馬。叔子這邊,加強和步家的聯絡。錢糧啊,兵器甲仗啊,現在在長安的荊州兵歸建什么的,寡人去洛陽給你們打官司!”
“多謝大王體諒我等。”
“不然,大家既然都在一起共事,當然要同舟共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