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文皇帝乃是受漢孝獻皇帝禪讓,哪里大逆不道了?算了,這些且不去爭辯了,你家大司馬對我大魏的惋惜和善意老夫明白了。那么,他具體想要我們做什么?他又能給我們什么?”
“好吧,那在下直接點。我家大司馬的要求是,第一,若本次晉軍取西陵失敗。孟嘯公應該聯合其他曹魏舊將,尋找機會,趁亂撤往西北。”
“西北?你是說新城、上庸、魏興三郡?”
“然也。孟嘯公。現在貴部在西陵,只要往西北轉進六十余里,就可以進入新城郡。然后就是上庸、魏興……上庸三郡,四面環山,易守難攻。兼之現在晉逆的守御力量并不算多。而且魏興更與我大漢的漢中郡接壤。若是孟嘯公等人撤退到那里,可以得到我大漢源源不斷的接濟。”
“嗯……你說的方案確實可行。但是老夫有兩個疑問。”
“孟嘯公請示下。”
“示下不敢當。老夫的困惑是,其一,我們去了魏興,和你們蜀賊,抱歉,和你們大漢是什么關系?其二,若是晉逆來攻,你們家大司馬能夠給我們多少支援?”
“呵呵,這正是我家大司馬要說的第二點。我家大司馬建議,若是孟嘯公等成功轉進到魏興郡。我大漢一次性提供兩百萬石糧食給孟嘯公。如果貴方有需要,我們可以支援一支不超過三千人的軍隊。另外,還請孟嘯公記住九個字。”
“哪九個字?”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嗯……有意思。受教了。”
“孟嘯公,我家大司馬在三年之內將發動我大漢立國以來規模最大的北伐。到了那個時候,孟嘯公再舉起復興大魏的旗幟。然后我家大司馬席卷雍涼,東吳攻擊襄陽,大魏襲取南陽……如此,晉逆的洛陽就將成為四戰之地……”
“呵呵,你家大司馬打的好算盤。若真能有那么一天,我大魏豈不是橫亙在晉、吳之間?到時候不但替你們擋住了吳狗,還必須要對你們更加依賴?”
“這個嘛,就是見仁見智了。”
“哼,還請仲樂正面回答我的問題。若是成功消滅晉逆,那漢魏兩國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
“我家大司馬說,天無二日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我們夜間看到的點點繁星,其實很多都比太陽還要大,還要亮。只是因為距離我們太遠,所以看起來很小罷了。因此,只要魏國以后離大漢足夠遠,漢、魏未必不能長久和平相處。”
“遠?到底多遠才是遠?遼東嗎?西域嗎?”
“呵呵,在下倒是覺得,孟嘯公現在考慮得太遠了。”
“哼,好吧。那老夫還有兩個問題。”
“請講。”
“我們這些人,都是大魏的臣子。即便按照你家大司馬的意思暫時不要揚旗。但我們遲早是要打出大魏旗號的。可是我們現在手里沒有曹家的后人……另外,這些年你們在益州也看到了,司馬家的殘暴可真的不是說著玩的。我們這次出來,男丁倒是都出來了,可是女眷……哎,老夫從年輕的時候就知道你們大漢的司聞曹神出鬼沒,這個事情……”
“呵呵呵,這個嘛。我們已經在開始著手進行了。實話實說,由于各位前輩以前分居各地,這居住在雍涼、并州、洛陽附近的還好。我大漢的司聞曹在這里地方有根基。但是黃河以北,我們司聞曹那是一點頭緒都沒有。而且這事還有東吳的典校也在參合。所以挺麻煩的。孟嘯公,多的不敢說。雅只能說盡力而為。”
這個事情上呂雅說得不老實。因為這一次司聞曹出手,前所未有的得到了晉國進奏曹的協助。他們真正的麻煩其實只有一個:和東吳的典校競爭速度。
“好吧。老夫當年面對司馬家的屠刀不敢勇敢的站出來,坐看大魏宗室被欺凌、屠殺……如果就此終老,實在是無顏去見父親大人的。所以,這一次,難得晉逆犯傻,把我們大魏舊將聚攏在一起。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起事,那還真的是豬狗不如了!回去稟報你們大司馬,其他幾家,老夫盡力去勸說。但不管其他幾家怎么想,老夫在西陵之戰后一定向上庸一帶轉進!到時候還要勞煩仲樂多多照應!”
“多謝孟嘯公。呂雅在魏興郡翹首以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