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賈充這樣的陰謀家來說,一個東西如果有利用價值,那一定要讓這份價值發揮到最大。既然打定了主意讓這群曹魏舊將后人們鬧事。那就要趁機讓蜀漢和東吳也發生點摩擦。所以,他的一份情報同時賣給了雙方。而無論是關彝還是鐘會,收到這樣的情報后都傾盡了全力。
當呂雅這個蜀漢大特務頭子不惜親身犯險,千里迢迢的從成都跑到西陵來勸說張虎的時候。東吳新任的大特務頭子也親自出動了。
“在下大吳典校正王誠王順民,拜見鄚侯。”
鄚侯,是張郃生前的封號。他死了之后是其子張雄襲爵。現在的張雄,也是六十來歲的老人了。
對于蜀漢政權來說,建國四十多年來十幾次北伐,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其實是西元228年的第一次北伐。那次北伐的終點,就是街亭的戰敗。賜予蜀漢這份最大苦果的,就是張郃。
非但如此,在張郃后期的戎馬生涯中,他的官位也主要是由蜀漢將士的累累尸骨所鋪就。當然,最后張郃也是死于蜀漢之手。
所以,于情于理,對于呂雅來說,他的第一訪問對象都不會是張郃的后人。
而對于東吳來說呢,張八百那些年殺得江東小兒不敢夜啼。那真是被張遼打得好慘啊!所以,王誠的第一接觸對象也絕對不會是張遼的后人。
“嗯?順民?看典校正的容貌,應該不是我大漢人士吧?”
“鄚侯果然慧眼如炬。不錯,在下原本是夷洲土著,幼年被大吳船隊帶到江東,并被賞賜給了當時的太子。如今已有三十五年了。”
“原來如此。老夫現在一介平民,就不要說什么鄚侯了吧。說起來都是恥辱啊。老夫表字伯陽,順民,你我表字相稱吧!”
“善!”
接下來的事情,就和呂雅與張虎的接觸差不多了。不過東吳這邊開的條件是:一、西陵大戰完結后,張雄要把這支隊伍全部帶到東吳的江夏郡。東吳拿出兩個縣的地盤對其安置。二、東吳承諾,典校處將竭盡全力找一位曹家的后人到江夏,然后封這位曹家后人為魏王。就此揚旗后,吸引忠于曹魏的勢力前來投奔。三、吳帝國下面的魏王國,將永遠是吳帝國的藩屬。如果晉帝國發動對魏王國的戰爭,吳帝國需要提供保護。如果未來吳帝國一統天下,將至少拆分一個郡作為魏王國的封地。四、吳帝國的典校處承諾,盡可能的把幾家的家人送到江夏。
十月初八的深夜,夷道城北,晉國曹魏舊將軍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