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軍事上的不斷失敗,導致皇帝的威信在不斷的透支和下降,連帶著世家對皇帝的敬畏之心越來越少,吞噬起國家的自耕農來更加的肆無忌憚了。
以上種種,都導致了東吳現在內外交困,國家陷入了極大的危機之中。
可,可tm關瘋子又要搞事情了!
東吳的君臣都不傻:晉亡則吳必不能存誰都看得清楚。也都知道在這個時候最佳的選擇是連晉抗漢。可是……襄陽和壽春那兩塊地方居然只有一萬人守備!這么好的機會不抓住,怎么對得住孫權大皇帝給東吳立下的偷雞國風?
“陛下,臣以為,我大吳面對如此局面,應該做兩手準備。”
“哦?士季請講。”
“其一,適當的征兵,恢復各地兵團的兵力。臣的意思,荊州軍團要恢復到五萬以上,交州、揚州的守備軍也差不多也是這個數量。關鍵是要建立一支十萬人左右的機動部隊。”
“士季的意思是?”
“這十萬人應當抽調我國現有常備軍的精銳組成。駐扎地點應該在荊州。待得晉蜀大戰一起,我國應隔岸觀火。若是蜀賊師老兵疲不得不退兵的話,我軍就朝著永安進行強攻,一定要掌控三峽全段。若是晉國接連戰敗,我國也不必去救晉國,而是趁著晉國虛弱之際,趕緊出兵拿下襄陽和壽春,如此方可在未來的南北對峙中搶占到戰略要地。”
“善!大善!士季此言,甚合朕意!那就這么辦吧!”
……
散會后,走出皇宮不遠,陸抗一把拉住鐘會:“士季,你剛才給陛下出了什么餿主意!”
“呵呵,幼節啊,你不滿意,當場為何不反駁會呢?”
“你剛說完陛下就極為高興的應允了,我能如何?”
“對啊,你自己都注意到陛下對這個方案極為滿意了。我要是說出其他方案,比如拼死幫助晉國分擔壓力什么的,能有什么結果呢?我雖然不是晉臣,但我潁川鐘家的根基可是在晉國啊。我怎么敢說舉國襄助晉國的話?再說了……”
“哎……士季后面的話我知道了。再說了,其實陛下心里的主意早就定下了。這些年,陛下對我國軍隊的戰力早就失望透頂,對蜀賊軍隊的戰斗力也心懷恐懼。本能的就不想去招惹蜀賊是吧?”
“然也。哎……”鐘會也忍不住一聲長嘆:“依我之見,晉國這次便是僥幸不亡國,也難免遭受重創一蹶不振。我國還要如此對待盟友……罷了罷了,我等身為臣子的,只有盡力去執行陛下旨意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