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拓跋力微煞費苦心維持的平衡,正在迅速的被打破。原先爭斗不已的統領兩個分部的兒子,正在迅速的拋棄前嫌而積極靠攏。
所以,文鴦要求面見沙漠汗的事情,拓跋力微答應得非常爽快:老子算是看明白了,這晉國這次就算不被滅國,也注定實力大損。草原上以后的話事人肯定是大漢。那么,就把一切交給大漢去評判吧。
……
“北疆野人,拓跋沙漠汗,拜見大漢平北將軍。”
帳篷的簾子掀開了,迎面走進來的是一個頭發略微花白,但是眉目舒朗,鼻梁高挺,目光炯炯,面色紅潤,身材高大健碩的美男子。
在第一眼看到拓跋沙漠汗的時候,文鴦也微微的吃了一驚,不過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呵呵呵,沙漠汗,汝在漢地居住多年,才名盛于洛陽。昔年文俶在洛陽的時候,雖未見面,但也久聞其名了,你這樣的人,如何稱得野人?自謙太過了啊。”
“不敢,蠻夷之輩,哪里有什么才名。”
“好了好了,你和劉元海都是一樣,在漢地待得久了,說話比那些學士還要麻煩。本將在洛陽的時候是什么人你又不是不清楚。這些文縐縐的話就不說了。本將來問你,晉皇放你回來,要你做什么?”
“游說父汗,叛漢歸晉,截斷大漢糧道。”
“哦?可是我看你回來這快一個月了,一點都沒朝這方面努力啊。”
“天命在漢,我拓跋部不愿螳臂當車。”
“哈哈哈哈~~哎呀,沙漠汗呀沙漠汗,你不是在洛陽學了多年的忠孝節義么?怎么才在洛陽拿了司馬炎的俸祿,回了部族就變卦了呢?”
“吾乃蠻夷,不必學漢人盡忠為國。再說,近百年來,漢魏、魏晉已經兩次禪代。未聞漢人盡皆自殺為大漢盡忠,亦未聞魏人為曹魏盡忠之事。”
“哼!果然伶牙俐齒。本將不和你爭辯這些,就問你一句話,你想怎么樣?”
“其一,求生存。其二,求汗位。”
“講細一點。”
“吾有兩弟,一曰悉鹿,一曰祿官。各執一部。都以繼承父汗大位為志。吾之歸來,兩弟視吾為仇讎,均欲將吾除之而后快。二弟不亡,吾不得活。其二,除掉二弟后,吾當繼承父汗之位。確保拓跋部繼續為大漢效忠。”
“哼!拓跋悉鹿和拓跋祿官兩人,近年來都不斷派出使者與我大漢交好,悉鹿在河套放牧,對維持河套諸多部族的穩定貢獻巨大。而祿官在幽州以北維護我大漢的商道也是兢兢業業,本將為何要除掉合作愉快的他們,來扶持完全不了解的你?”
“正因為他們與大漢太熟悉了,以后他們不管是誰上位,都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對大漢不會有感激之情。而鄙人就不一樣了,鄙人在部族里根基淺薄,上位之后,除了牢牢依附大漢,別無選擇。”
“嗯,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那么?你要本官怎么做?”
“鄙人從洛陽回來的時候,帶了三百進奏曹。這些人精于暗殺。鄙人將以刺殺兩位弟弟才能掌控部族,掌控部族后才能幫助大晉為由要求他們出手。待得這些人成事之后,文將軍可否為我將這三百進奏曹盡誅之?如此,刺殺部落貴人的罪名全部落到晉人身上,而我本人再無叛漢歸晉的可能。只能是全心全意為大漢效忠。如此行事,豈不美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