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德昌有點不知道該怎么形容他。
周浩然沉吟一下,詢問道:“老院長,你是院士吧?”
“嗯。”
“你申請過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嗎?”
“沒有。”
程德昌搖了搖頭。
周浩然試探著問:“我要是被選為了美國的外籍院士,怎么辦?”
“啊?”程德昌又好氣又好笑,“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么?”
“寫幾篇重磅論文,就算當不了院士,至少也能拿幾個常春藤高校的名譽博士。”
周浩然不是在吹牛。
對互聯網技術的演化史,他真是太清楚了。不過,他不可能精通每一個技術方向,他在學術上主攻的是大數據采集。
這可就太重要了!
其實早在八十年代,云計算、人工智能的普遍判斷就出現了,可是難以實現。
兩方面原因,硬件層面,是性能不夠;軟件層面,就是大數據技術。
谷歌后來能獨霸天下,成為全球開發者的信仰圣地,就是因為谷歌在大數據領域的理論性突破,終于給全人類找到了一條正確的云計算、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
周浩然達不到谷歌科學家的那種水平。
可現在才1996年啊。
提前了七八年!
他可以通過結果去反推過程,近幾年就把相關理論給拋出來。哪怕他水平不夠,做一些技術性的閹割……只要給行業提供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就足以引起巨大的震動。
程德昌卻很頭疼,“小周,你很有才華,編程能力很強,可是在計算機行業里,編程這只是小道。我的那些學生,都比我會編程。”
周浩然笑道:“我知道,所以java語言只是個突破口。我圍繞著java寫幾篇論文,主要是為了先引起行業的認可,獲得一定的知名度。然后我才會拋出一些劃時代的理論性論文,給it行業的發展指明正確的方向。”
“行行行……”程德昌真有點聽不下去了,有點想笑,“腳踏實地一點,別總扯那些大詞。”
周浩然很真誠的說:“等我的論文發出去了,全世界轟動,卻發現我在復旦計算機學院一直處于休學狀態。老院長,我主要是怕你這為難。”
程德昌沉默許久,給出了他的答復,“你先回去,你的事情我考慮一下。”
“老院長,我的事可別跟你那些學生說,我怕他們經受不住打擊。”
周浩然得防著點。
喬諾她哥還在這里讀研呢。
……
這天下午,周浩然去了印刷廠。
拿了一個箱子。
箱子上有20萬現金。
之前《狀元手冊》印刷了15萬冊,不過東方朗他們沒有賣光,還剩下了2萬多冊。這2萬多冊也不能浪費,采取了零售的策略。
找的是之前賣盜版《狀元手冊》的光明中學的羅晨、方英喆那些人。他們以8塊錢每本的價格拿貨,然后去一些普高里以12元的價格銷售,賺一些差價。
效果還真挺好。
開學之前,把庫存都清理干凈了。
除此之外,還從李長興這里聽到了一個好消息,作協的訂單搶回來了!
60萬的報價一出,三彩印刷那邊果然不敢跟,只是說了幾句風涼話。
周浩然不覺得意外。
晚上把箱子錢交給喬歲青。
喬歲青近期的心情很好。
不是有錢。
而是母女關系的緩和。
浩然的策略真的有效,弄堂里的流言蜚語肅清了,外界對她媽媽的負能量影響也就沒了,家庭關系在向好發展。
“我媽說了,我哥的彩禮她去想辦法,不用我出了。”